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15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的临床和RET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ou YL  Zhu SX  Li JJ  Liu JB  Yin M  Xiao BY  Yu CL  Wang LM  Gu LQ  Cui B  Ning G  Li XY  Zhao Y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466-470
目的 研究15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和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5例MEN2A先证者家系的共119名家系成员,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分别对RET原癌基因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在15个MEN2A家系中,共有49例检出RET原癌基因突变。其中37例有MEN2A临床表型,另12例为基因携带者,前者诊断MEN2A的年龄显著晚于后者[(43.0±13.9)岁比(9.8±7.4)岁,P〈0.01];37例MEN2A患者中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PCC)和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HPT)的发生率分别为91.9%,56.8%和10.8%;在15个MEN2A家系中,共检出5种基因突变类型,均位于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位点,分别为:C634W(13.3%),C634Y(46.7%),C634R(26.7%),C634F(6.7%),C634S(6.7%)。结论 15个MEN2A家系中,37例有临床表型的MEN2A患者平均确诊年龄高于国外相关报道;MEN2A患者MTC和PCC的发病率和国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而HPT则较低;所有MEN2A患者的RET原癌基因突变均位于634位点,较国外文献报道的单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asTBI)后血清S100B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硫酸镁对asTBI患者血清S100B浓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35)。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特重组(GCS3~5分)和重型组(GCS6~8分),于入院时,伤后1、4、7、14天,检测血清镁、S100B浓度和GCS评分。治疗组首剂给予25%硫酸镁16ml静脉滴注,15分钟输完,继予25%硫酸镁60ml静脉滴注,匀速24h输完。对照组除未用硫酸镁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完全相同。伤后3个月时纪录GOS评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TBI后血清镁离子浓度下降(P0.05),血清S100B浓度升高,特重组(ssTBI)S100B浓度高于重型组(sTBI)(P0.05)。伤后第4、7天,治疗组血清S100B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血清S100B浓度高于1.2μg/L者预后不良,其敏感度为(sensitivity,SEN)为75.8%,特异度(specificity,SPE)为69.4%。治疗组与对照组预后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TBI后,血清镁离子浓度下降,血清S100B浓度升高,且伤情越重,血清S100B浓度越高,预后越差。早期应用硫酸镁提高asTBI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可降低伤后第4、7天血清S100B浓度,提示硫酸镁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并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3.
医疗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即降低药品价格,而购销环节加价过高则是诟病所在。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使其在保证药品质量、控制虚高药价、整顿购销秩序、治理商业贿赂、纠正不正之风、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扭转多年来实行药品招标采购中药价仍过高的问题。2009年1月17日,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卫规财发[2009]7号),要求全面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对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剂量300~400cGy,照射10-12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2例,无变化5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5.0%(34/40)。40例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3/40)、70.0%(28140)及27.5%(11/40)。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1病例摘要 例1:患者,女,56岁,因甲状腺肿块于2008年12月16日来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颈前一肿块,约黄豆大小,无局部疼痛不适,无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当时未治疗。肿块渐渐增大,至今约有蛋黄大小,仍无其他不适,B超示:双侧甲状腺实质占位,左侧多发。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肿瘤外科拟“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收住入院。17日青霉素皮试(-)。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临床分析145例急诊内科死亡患者临床资料。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45例急诊内科死亡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分析后,冬季死亡55例,约占32.0%,冠心病死亡40例,约占27.0%,心律失常死亡23例,约占14.0%,肿瘤晚期死亡18例,约占17.0%,消化道出血死亡14例,约占10.0%。结论针对急诊内科死亡,其死亡因素排名前3位为:猝死、脑血管意外与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时,应强化疾病防治,协调急诊内科和科室间合作,强化急诊医师治疗培训。  相似文献   
57.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临床上多发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损伤及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目前,褥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近年来,我们对30例褥疮患者进行神灯照射配合德莫林喷剂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30例Ⅲ~Ⅳ期褥疮患者(共46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8岁,平均62岁。住院原因:晚期肿瘤10例(33.3%),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直肠癌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直肠癌行前切除术的25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54例患者有20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9d,平均7d,6例(30%)有直肠刺激征,6例(30%)有局部腹膜炎表现,5例(25%)表现为引流管早期有粪便样物流出,3例(15%)表现为恶心呕吐。18例经抗炎冲管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吻合口愈合,2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未发生围术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对直肠前切术后发生的吻合口瘘应遵循早期诊断、保守治疗为主、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以期尽早愈合。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156例玫瑰糠疹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草药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把15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单用中草药组方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替利嗪10mg,qd,阿昔洛韦片0.2,q4h,外用肤轻松软膏.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定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68.4%,治疗组治愈率大于对照组的治愈率.结论:中草药组方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显著,见效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矽肺的CT影像表现,以期提高对矽肺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矽肺45例, 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42~71岁(平均56岁),其中Ⅰ期矽肺5例,Ⅱ期矽肺18例,Ⅲ期矽肺2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分析矽肺的CT表现.结果 矽肺各部位的CT表现分别为:(1)肺实质,①所有患者均出现弥漫性小结节;②Ⅱ期16例 (16/18),Ⅲ期22例 (22/22)矽肺患者出现进行性大块纤维斑块;③所有患者均可见纤维索条及网状阴影,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5例(5/22)出现轴心纤维增厚及血管束增粗;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明显的小叶间隔增厚及胸膜下线;④Ⅱ期矽肺3例(3/18)、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肺气肿表现.(2)除4例Ⅰ期矽肺外,41例矽肺患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内均可见矽粉沉淀,其中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9例(9/22)有肺门斑点状、桑椹样、蛋壳样的钙化形成.(3)Ⅱ期矽肺6例(6/18)、Ⅲ期矽肺13例(13/22) 出现胸膜增厚,部分出现特征性带状增厚.结论 矽肺的CT表现结合职业史,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