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规范用药行为,提高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法 在排除了拟用药物过敏史后,对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1 372例次患者,选择拟用药物进行皮内试验,皮试液浓度为0.5mg/ml.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阴性1 343例次,阳性29例次,阳性率为2.11%;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2 126例次中,共有106例次过敏,占4.99%.结论 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必须选择拟用品种进行皮试,包括口服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间也存在交叉或非完全的交叉过敏现象;通过1 372例次患者进行了拟用药物的皮内试验表明:本文选用的皮试方法是可靠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启东市居民1975—2004年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了解启东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C.L.Chiang)法,使用SPSS 11.0软件编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5—2004年启东市居民的平均寿命由71.5岁增加到78.8岁,提高了7.3岁。从1995年以后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预期寿命提高明显;各时期女性的预期寿命均明显高于男性(7岁左右)。[结论]启东市居民预期寿命的提高体现了启东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05年癌症发病谱,为癌症控制服务.方法 在约110万人口规模的启东地区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报告系统,1972-2005年期间报告各种癌症发病病例70646例,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分类编码,用发病率(CR)、标化率(ASR)对资料进行常规描述分析,用变化百分比(PC)、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时期和出生队列方法进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 启东市:1972-2005年各种癌症年均发病率为184.77/10万,ASR为109.32/10万,其中男、女性发病率(ASR)分别为239.22/10万(136.08/10万)和131.58/10万(79.26/10万).启东居民发生癌症的终生累积危险为16.31%(男女分别为21.62%与11.1l%).启东前10位癌症部位(CR)分别为肝癌(60.69/10万)、胃癌(32.97/10万)、肺癌(27.59/10.万)、食管癌(9.34/10万)、直肠癌(8.06/10万)、乳腺癌(6.48/10万)、胰腺癌(5.97/10万)、白血病(3.84/10万)、脑(CNS)肿瘤(3.43/10万)、结肠癌(2.93/10万).乳腺癌(12.59/10万)和宫颈癌(4.62/10万)分别位居女性主要癌症的第4位和第8位.所有癌症中,肝癌占32.84%,消化系统癌症占65.85%.癌症粗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C和APC分别为87.19%和1.85%,但ASR却显示下降的趋势,PC和APC分别为-12.14%和-0.51%.ASR有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有显著下降的包括胃癌、食管癌等.出生队列分析显示35岁以下青年人肝癌发病率、40岁以上人群的胃癌发病率、45岁以上人群的膀胱癌和50岁以上人群的食管癌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30岁以上人群的肺癌发病率、45~59岁人群的胰腺癌发病率以及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结论 启东市34年人群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研究,显示了主要癌症的发病谱和流行趋势,提示了主要癌症的病因线索和癌症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多血供型肝癌介入治疗时碘油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肝动脉行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术前针对每一个患者确定碘油的用量显得尤为重要,剂量过大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剂量过小则疗效欠佳.由于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以多血供型为多见,笔者利用Ⅲ期CT增强扫描,斟选出多血供型肝癌病例,于介入治疗前制定灌注碘油的剂量,并以实际灌注量和治疗效果进行检验,以期找出两者的相关性,科学确定灌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启东是肝癌的高发现场,2005年12月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被国家癌症基金会定为“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经过近30年的医疗实践,特别是对肝脏外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肝脏手术已成为我所的常规手术,群众也发生从谈肝癌色变到追求肝癌术后的长期生存的态度转变,肝癌手术切除、二期切除、术后复发再切除等外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近年来我所外科的肝癌治疗体会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陆东东细胞凋亡是调节细胞数目及生命活动的一个积极主动过程,它似乎在许多组织更新、胚胎发育、各种组织或器官的生理进化、萎缩以及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本文将描述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关系。一、肿瘤与程序性细胞死亡60年代,人们已注...  相似文献   
17.
HBsAg携带者血清TSGF与其他肝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HBsAg携带者血清TSGF、AFP及其他肝病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将启东市1989年建立的 30~59岁男性HBsAg阳性的高危人群中HBsAg滴度在 1∶64及以上, 或曾出现AFP阳性的 170例患者,于 2003年 8月采血检测血清TSGF、AFP、ALT、HBVM、HCV及HDV等并随访, 用Stata7 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SGF平均值为 (70. 66±11. 62) U/ml, 阳性率为 51 .76%。ALT平均值为 (6 .41±15 .39) U/L, 阳性率为16 .47%。AFP、HBsAg、抗 -HBc、抗 -HCV、HDVAg的阳性率分别为 12. 12%、 92. 94%、 98 .24%、 4 .71%及14 .12%。以TSGF作为因变量, 用Logistic回归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未见其他标志物与TSGF有联系。但以AFP作为因变量, 则ALT与抗-HCV进入模型, 说明两者对AFP有影响 (χ2 =16. 41,P=0 .0003)。结论 TSGF是一种与现有的肝病指标没有因果联系的、相对独立的生物标志物。TSGF及其他肝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组对象为肝病和肝癌的高危人群, 对其进行密切随访具有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Nishizawa等于1997年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l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首次从一名不明病原的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克隆出一个病毒基因(N22),由于它与所有已知的肝炎病毒基因无同源性,因而将此N22基因可能代表的病毒以该病人的名字命名为TT病毒(TTV)。在TTV被发现的初期尚不清楚它是属于致病病毒,还是无害的伴随病毒;是嗜肝病毒,还是泛嗜性病毒。  相似文献   
19.
肝癌高发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启东地区肝癌高发人群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HBsAg慢性携带者、3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50例临床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成人血清抗-HGV。结果:四组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4.00%、22.86%、10.00%和0,HCC组显著高于HBsAg(+)组(P<0.01)和正常成人组(P<0.005)。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ALT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抗-HGV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21%和2.89%,P<0.05;12.62%和2.44%,P<0.22)。结论:启东地区HGV流行性与其它地区基本一致。HGV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致病性可能较弱。  相似文献   
20.
启东1972年~2000年胃癌发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启东市胃癌发病流行状况。[方法]对1972年-2000年发生的10613例胃癌患者作发病率、标化率、截缩率计算,并作χ^2趋势检验。[结果]启东市1972年-2000年胃癌发病率为32.65万/10万(男性42.03/10万,女性23.49/10万);近年发病位次从第2位降至第3位,但无显著下降趋势;男女性比值为1.79:1;胃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35岁-64岁截缩标化发病率为51.33/10万(男性71.16/10万,女性32.96/10万)。[结论]启东胃癌发病水平较高,对男性中、老年人危害较大,多年来未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