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4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区分乳腺正常细胞器和各期乳腺癌细胞器之间的差异,从而建立检查量化指标。方法:本文对女性乳腺硬癌癌细胞器线粒体,溶酶体的16个形态参数进行体视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其线粒体、溶酶体的体积、表面积和面数密度等形态参数存在高度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结论:探讨了癌细胞的线粒体,溶酶体形态变异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深低温骨库建立及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和骨关节在修补大块骨缺损及关节移植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深低温冷冻法和辐照灭菌法保存的异体骨 .临床应用异体骨时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合理选择 ,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 4例 ,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疗效满意 .  相似文献   
13.
将1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三氮唑核苷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同时使用上述两种药物的方法治疗,结果:3组分别治愈21,24,40例,有效15,12,4例,无效9,9,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95.7%,表明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收集了符合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26例,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狼疮性肾炎30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具有临床活动指标及病理活动指标的患者,病理类型以Ⅳ型、Ⅴ型为主,其诱因有感染、不规则的激素治疗、劳累及日晒。结果表明:控制狼疮性肾炎的活动,避免诱发因素,是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用体视学方法对女性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细胞核、核仁的17 个形态参数进行测试, 并用逐步回归法分析, 得最优方程 Y= 0609 + 0028 N14 - 0475 N1 - 0587 N17 , 结果筛选出区分正常及癌细胞的最佳参数: 核质比 Vnp 、核平均截面积 An 、核仁平均周长 Bu . 提示了3 个形态参数变化程度越大, 可能癌症病人的预后越不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2003年对18例例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50月,2例死亡,其余16例接合区骨质生长良好,无1例骨发生不连接。肩、膝、踝关节活动及肢体负重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或防止创伤关节炎,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肿瘤化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很多 ,其中 ,耐药性是影响疗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概括有以下几点 :①药物的转运或摄取障碍。②药物的活化障碍。③靶酶质和量的改变。④增加利用内替的代谢途径。⑤分解酶增加。⑥修复机制增加。⑦由于特殊的膜糖蛋白的增加 ,而使细胞排出药物增多。⑧DNA链间或链内交联减少。⑨激素受体减少或功能丧失。肿瘤细胞耐药性分为内在性 (未接触药物时原已存在 )和获得性 (接触药物后产生的 )两大类。一般来说 ,对一种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 ,可能会对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但对其他非同类型的药物则仍敏感。近年发现培养中接触某种化疗药物而产生的耐药的细胞株 ,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性 ,称为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 tance ,MDR)。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锡矿矿工(M组)、其它地区非矿工(NM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病变阶段及正常对照(C组)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和DNA定量测定比较研究,采用CMIAS-007型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仪,选择16项几何学参数,结合DNA含量五项指标对M、NM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云锡矿工和其它地区非矿工INSCLC尽管致癌因素不尽相同,但其形态计量和DNA含量测定具有相似变化,DNA含量变化与组织学类型也无明显关系。2DNA含量的检测是鉴别不典型增生支气管粘膜上皮与肺癌的手段之一。3肺鳞癌癌周有活跃的Ⅱ型肺泡上皮增生,DNA定量检测表明其核酸代谢活跃,染色体增殖能力增强,故其可能也是肺鳞癌的组织起源之一。4对有Ⅱ型肺泡上皮增生的患者临床上应严密监测,以利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5应用多功能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将形态参数和DNA定量测定结合起来,配以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病变阶段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立CIK细胞的原代培养方 法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细胞在肿瘤生物过 继免疫治疗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加入 4种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及OKT3)将脐带 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利用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 周期的分布;利用改良的MTT法测定效应细胞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四种细胞因子的联合 运用,可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其相对百分率 增长了163倍(从0.14%到22%),增殖高峰位 于第10~12天,针对K562、Hela和YTMLC肿瘤 细胞株,CIK细胞在效靶比为64∶1时的杀伤活 性分别为78.57±3.48、77.7±1.90和81.2± 1.51,在32∶1时分别为62.00±2.31、60.83± 2.80和64.07±2.87,在16∶1时分别为51.43± 2.51、52.87±2.91和54.10±3.11,均显著高于 LAK细胞及CBMNCs,P=0.001;而在效靶比为 8∶1(25.10±2.66、21.4±1.55和28.77±3.56) 及4∶1(17.10±2.10、11.93±1.86和9.49±2.92) 时与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 论:1)脐带血可作为诱导CIK细胞的重要来源 2)联合运用细胞因子能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 其增殖高峰位于培养的第12天,适宜在此期进 行临床运用;3)CIK细胞较LAK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云南玉溪市人民医院1994~2004年收治的14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结果: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占同期内膜异位症的4.02%,我院的会阴内异症发生率1.47/万。14例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并有会阴側切伤或会阴撕裂伤,有2例病灶累及肛门阔约肌;发病潜伏期随患者年龄增大而延长(P<0.005)。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9例,随诊6~84月,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与妇科检查,可以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术中正确处理及术后假绝经治疗有利于伤口恢复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