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指标与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室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应用冲击疗法。两组治疗后微炎性反应状态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微炎性反应状态与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微炎性反应状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建立项目管理对降低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 成立管路滑脱项目管理小组,设定项目目标值,运用PDCA、柏拉图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通过比较意外拔管发生率来评价目标是否实现.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采取制作并培训防范意外拔管风险评估表的应用、规范管道标识、修订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常规、气管导管、胃管、尿管护理常规及意外拔管应急预案等措施后,本院5个多发意外拔管科室的留置管道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由1.26‰下降到0.61‰,下降率达5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4,P=0.000 99).结论 项目管理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降低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中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目的:研究分析鼻阻力测压在评估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通气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以及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的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通过鼻阻力检查评估术后通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鼻阻力测压检查,患者术后0~5 cm NCV、NMCA(4.85、0.58)均明显扩大,而DCAN(2.23±0.45)却缩小幅度明显,说明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阻力测压检查法能够客观地评估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鼻腔通气状况的改善程度,进一步体现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了解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采用BD Phoenix~(TM) 100进行金葡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LST方法对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收集47株血流感染金葡菌和62株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1.3%(10株)和61.3%(38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和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菌株。血流感染MRSA株MLST分型以ST59为主(40.0%,4/10),MSSA株以ST7、ST188为主(各16.2%,6/37)。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以ST338为主(47.4%,18/38),MSSA株以ST5、ST88为主(各12.5%,3/24)。结论血流感染MRSA检出率低于皮肤软组织感染(P0.05),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优势ST分别为ST59和ST338,MSSA株ST呈多样化分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凝血酶原的可比性及应用价值。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指南比对标准文件EP9-A2,以CMIA为对照组,CLEIA为观察组,通过检测数据比对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两种方法检测PIVKA-II相关性良好,r=0.99953,直线回归方程为Y=0.78508+0.99395X,在PIVKA-Ⅱ阳性参考限40m AU/ml,其预期的偏倚值95%可信区间为38.830~42.256m AU/ml。结论 CMIA与CLEIA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检测PIVKA-II且相关性良好,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研讨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在儿童上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前臂骨折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钢板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上肢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负重时间(8.20±2.12)周、愈合时间(6.65±2.35)周、出血量(285.65±2.30)ml、手术时间(98.23±12.02)min;对照组负重时间(16.87±4.21)周、愈合时间(15.98±3.62)周、出血量(402.32±12.30)ml、手术时间(112.25±32.02)min。研究组负重时间、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Fugl-Meyer评分(41.32±1.35)分与对照组的(41.36±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Fugl-Meyer评分为(58.35±1.35)、(65.68±1.24)、(72.68±2.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68±2.32)、(52.32±2.02)、(61.35±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对照组的37.50%(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利于疾病康复和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