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正>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绝经前显著上升,绝经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存在密切的关系。女性特有的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及其产生的内分泌变化与血脂的代谢相关[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雌激素变化对绝经女性物质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而对雄激素水平变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报道则较少[2]。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绝经状态下女性的血清睾酮水平及相关指标,探讨血清睾酮水平与血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傅海江  吴静南 《新中医》2015,47(12):56-58
目的:观察胃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胃炎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胃康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胃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0%,对照组为74.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痛、上腹胀、口干苦臭和恶心呕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SF-36问卷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3.
沈满芬  陈旭斌 《新中医》2015,47(12):169-171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足部贴敷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80例顽固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足部贴敷,持续治疗4周,对比用药5天后的疗效、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5天,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肿及疼痛消失时间、溃疡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中药、足部贴敷联合常规治疗方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提升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更好地改善免疫失衡、调控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4.
王飞波  王挺 《新中医》2015,47(6):207-208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熏蒸、按摩联合药液清洗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睑缘炎患者68例(10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药液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熏蒸、按摩治疗,进行中医症状评分,记录最低矫正视力及眼压,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灼烧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矫正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熏蒸、按摩联合药液清洗治疗睑缘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5.
吴漩森  王月义 《新中医》2015,47(11):117-11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5±3.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9.8±4.2)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其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初次单侧表面置换与双侧同时置换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80例行全膝关节初次表面置换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成全膝关节初次单侧表面置换组(单侧组)148例和全膝关节初次双侧表面置换组(双侧组)132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月HSS评分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较双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双侧组少(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单侧置换与双侧同时置换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之间总体无显著差异,但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高危患者应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自身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性,并制定相关的对策,降低耳鼻喉科患者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6例发生感染,其分为社区感染组21例和院内感染组5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依据感染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26例,其中社区感染21例感染率10.5%;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分别占73.3%、26.7%,社区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分别为80.00%、20.00%;社区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为95.0%、80.0%;90.0、80.0%;社区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到53.3%、50.0%;60.0%、50.0%。结论临床中耳鼻喉感染应分清其感染的性质,临床中应合理的选取抗菌药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相关感染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联合静脉全麻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AES联合静脉全麻,对照组仅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入室后(T1)、插管时(T2)、切皮后(T3)、分离甲状腺(T4)、术毕(T5)5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术后随访24 h,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评价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点血压波动幅度较小,与T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T2、T4时点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较大,与T1和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麻醉的总体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TAES联合静脉全麻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更好的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不良反应轻,患者总体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0.
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其质量高低与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从树立继续教育意识、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采用灵活的继续教育方式、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等方面,就加强耳鼻喉科继续教育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的动手能力和医疗水平,提高科室的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