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蒋勇  汪发贵 《口腔医学》1994,14(1):30-31
壁性造釉细胞瘤(附2例报告)安徽医科大学口腔病理教研室蒋勇,汪发贵造釉细胞瘤是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而发生于牙源性囊肿壁上的造釉细胞瘤实属少见,本文就我科所遇2例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为男16岁及女12岁各1例,均以右颌下肿胀,无痛性包块伴有乒乓感入院...  相似文献   
52.
颊脂垫瓣转移在腭部肿瘤切除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的应用解剖及无覆盖颊脂垫在口腔内的愈合过程。方法:作者在尸体解剖和活体观察的基础上总结颊脂垫组织瓣的解剖特点,通过对用该组织瓣修复腭部缺损的63例平均术后4年8个月的追踪观察,并对颊脂垫移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口腔内无覆盖颊脂垫移植2周后开始逐渐上皮化,6~8周完成上皮化过程,再生的粘膜呈粉红色,类似于正常的口腔粘膜,50%的病例愈合后粘膜存在轻度瘢痕。结论:该组织瓣血供丰富,解剖恒定,易于切取,供区与受区邻近,供区隐蔽,不影响外观及功能,为口腔内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明确转染骨形成蛋白(BMP)-Ⅱ型突变受体对Tca8113舌癌细胞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BMPs对口腔上皮恶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转染BMP-Ⅱ型突变受体的Tca8113舌癌细胞(Tca8113ZR细胞)和Tca8113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d1、CDK-4、p27和p57的表达。结果转染了BMP-Ⅱ型突变受体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减弱。结论BMPs信号在口腔舌癌细胞的恶性变化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MPs信号的改变可能导致细胞恶性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ZOL)对破骨细胞黏附以及整合素αv和β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牙本质吸收陷窝检测以评价破骨细胞生成情况。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ZOL处理组两组,后者用1×10-6 mol·L-1的ZOL处理2 d,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黏附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整合素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AP染色及牙本质吸收陷窝检测提示有多核破骨细胞生成。ZOL处理组破骨细胞黏附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ZOL处理组整合素αv、β3mRNA水平分别为0.66±0.05、0.59±0.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0.01和1.01±0.02(P<0.0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1 934.84±112.91、18 812.79±194.13, 较对照组(52 517.81±211.72、31 441.93±456.87)分别下降了39.19%和40.17%(P<0.0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显示,ZOL处理使整合素αv、β3荧光强度(9.491±0.748、4.744±0.759)较对照组(15.159±1.143、11.418±1.095)分别降低了37.39% 和58.45%(P<0.01)。结论 ZOL可抑制破骨细胞黏附并下调整合素αv、β3表达;ZOL的上述作用可能参与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抑制。  相似文献   
55.
Castleman病(CD)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报道了4例面颈部CD,其临 床分型均为局灶型,组织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同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6.
临床病理工作中根据小块涎腺肿瘤活检组织进行诊断有时会遇到困难。近20年来核仁组织导体区(NOR)的银染技术(AgNOR)已被应用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研究。本文对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各12例、慢性涎腺炎10例以及正常涎腺11例进行了银染 NOR 研究.结果发现,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之间,AgNOR 的数量有显著差异,大小形态方面也有区别。本研究提示,AgNOR技术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中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7.
镧、铈、氟在抑制人离体牙根面脱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采用含镧(La)、铈(Ce)、氟(F)的脱矿液,在体外模拟口腔pH循环变化的环境中对离体人牙根面进行抑制脱钙的实验研究,并采用化学及能谱分析手段,对La,Ce,F在根面的抑制脱钙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微量元素对根面均有明显的抑制脱钙作用,但F较La、Ce的抑制作用强.该研究还从晶体物理化学角度对La、Ce、F的抑制脱矿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S患者唇腺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和C_3的含量和定位,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试图为探讨SS的病发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口腔鳞癌癌务组织血管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34例口腔鳞癌瘤旁组织为标本,通过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血管,作血管的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肿瘤结缔组织中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血管密度,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紧邻癌旁的组织与远处及正常组织相比也有血管密度的明显增加,证明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仅在短距离区域内有效。结论癌旁组织的血管形态学研究对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壁性造釉细胞瘤系指牙源性囊肿囊壁上皮的造釉细胞瘤。临床上较少见,且不易与牙源性囊肿相鉴别,本文报告四例,并复习 部分文献资料,进行初步讨论。 4例壁性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