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7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876篇
耳鼻咽喉   1246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1265篇
口腔科学   974篇
临床医学   5864篇
内科学   3829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736篇
特种医学   46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875篇
综合类   7750篇
预防医学   3880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2007篇
  10篇
中国医学   651篇
肿瘤学   10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771篇
  2012年   2152篇
  2011年   2494篇
  2010年   2644篇
  2009年   2960篇
  2008年   3095篇
  2007年   2900篇
  2006年   2742篇
  2005年   2306篇
  2004年   1981篇
  2003年   1879篇
  2002年   1436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1104篇
  1999年   597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2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27.
正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此民。年始七十者,授之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汉书·礼仪志中》鸠杖,是指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又称鸠杖首。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至汉代又有授玉杖(鸠杖)的礼仪,并形成了国家的"高龄授杖"制度,规定每年的秋天,给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授予王杖(王杖也称鸠杖,因手杖的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得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胃肠减压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行LC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胃肠减压I组(B组)、胃肠减压Ⅱ组(C组)和胃肠减压Ⅲ组(D组),每组各40例。A组术后拔除胃管,B、C、D组术后保留胃管行胃肠减压,减压时问分别为2、4、6h,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恶心、呕吐等多发生在术后6h内,6h后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发生Ⅱ、Ⅲ级术后恶心、呕吐者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胃肠减压能明显降低LC术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9.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2例DNT的MRI、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男6例,女6例,年龄12~68岁(平均36.7岁)。大多数病例以癫痫小发作为主,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MR检查病变均位于幕上结构,累及皮层,额叶(4例)及颞叶(3例)为主;最大径2-5cm不等,形态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状;2例累及白质,7例伴囊性变。病变在MRI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病变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囊性病变在T1WI信号均匀,等于或略高于脑脊液。6例CT扫描病变均呈低密度改变,其中2例呈囊性分叶状,1例呈局灶性钙化;4例增强后病变无强化,1例病变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组织学DNT分为3型:单纯型(4例)、复杂型(6例)及非特异型(2例)。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MRI较CT更具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给予治疗,治疗组(n=10)腹腔注射沙利度胺50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每隔3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一次;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内异症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有缩小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EMs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VEGF的表达可能不是沙利度胺抑制EMs血管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