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5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88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96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1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食管癌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和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在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及随访中的作用。方法:以电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A)和微粒酶联免疫测定法(MEIA)检测20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和其中71例术后血清中CEA、Cyfra21-1和SCC的水平。检测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肿瘤体积愈大、病期愈晚、肿瘤浸润愈深,患者术前血清CEA、SCC和Cyfra21-1总体水平愈高,早期患者水平较低。三者中,CEA和Cyfra21-1的个体差异较大,Cyfra21-1相关性最好。术后检测血清的71例中,92.9%的患者三种血清标志物降至正常。全组患者CEA和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29.1%和45.1%,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7.3%。165例手术切除者Ⅰ、Ⅱ、Ⅲ期的CEA阳性率分别为16.6%、26.8%和30.8%;Cyfra21-1分别为27.8%、37.5%和5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8.9%、50.0%和63.7%。结论血清CEA、SCC、Cyfra21-1联合检测可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以及对病期及预后的判断。三者中Cyfra21-1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检查annexin Ⅰ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鳞癌不同病变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按照研究食管癌早期病变的病理学取材方法取材,选择含有不同程度癌前病变的食管鳞癌标本11例,经连续取材制片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同一病例由食管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癌的全过程中annexin Ⅰ的表达改变。结果 Annexin Ⅰ表达水平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呈强阳性(11/11,100%),低度癌前病变(轻度不典型增生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减弱(3/8,37.5%),高度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明显减弱(12/14,85.7/%),食管浸润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阴性或显著减弱(15/15和3/3,100%)。Annex.in Ⅰ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具有显著意义(P=0.002)。结论 Annexin Ⅰ是食管鳞癌早期侯选标志蛋白,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时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lic acid,ATR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方法对本室用ATRA诱导人肺腺癌细胞GLC-82,经消减杂交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PIGB1,该基因与人PIG-B(phosphaidylinlsitol glycan of clmplementaion class B)基因高度同源,在多种胎儿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PIGB1基因可能参与ATR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CD56+细胞体外富集培养的扩增效率和对JF305胰腺癌细胞系的杀伤效果,评价这种MHC非限制性杀伤效应细胞作为新型过继免疫治疗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CD56磁珠富集系统分离出外周血中CD56+细胞,分别验证CD3mAb和Retronectin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CD3、CD16和CD56表达情况,MTS法检测体外杀伤胰腺癌细胞JF-305的效果。结果磁珠系统能够有效的富集CD56+细胞,CD3mAb和Retronectin联合应用可使细胞的增殖倍数明显提高,且培养后细胞对于JF-305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 CD3mAb和Retronectin联合培养CD56+细胞的方法能够提高细胞的增殖效率和杀伤活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细胞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内耳转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基因(Adenoviruses ,Ad ,含大肠杆菌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基因 ,Ad5 LacZ)经豚鼠耳蜗蜗窗接种到鼓阶外淋巴后 ,观察在不同时间、不同内耳组织中LacZ基因的表达 (X Gal染色 )及Ad对豚鼠声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听毛细胞 (扫描电镜 )的影响。结果 Ad介导的LacZ基因在内耳组织中的表达至少可持续 4周 ,其中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表达稳定 ,Corti器、前庭囊斑、壶腹嵴的毛细胞等也有较强的表达。Ad未对豚鼠声反应 (≤ 80 0 0Hz)造成明显的损伤 ,除耳蜗底回外 ,其余各回未见明显的毛细胞缺失。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成功地将LacZ基因转导致豚鼠内耳组织中 ,并且未对豚鼠声反应 (低、中频 )及听毛细胞造成明显损伤 ,这对未来的内耳基因治疗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12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鉴定食管癌细胞系KYSE450的染色体畸变.方法:采用DOP-PCR(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混合标记两组多色painting探针,先后两次杂交到相同的KYSE450染色体片,结合反相DAPI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成功地建立了一种重复的12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鉴定出KYSE450中存在的畸变染色体.该细胞系共有54条染色体,只有13, 21和X号染色体是正常的,其余21条染色体均表现异常.1,2,3,5,6,8,9,14,15,16和17号染色体部分区带增益,4和18号染色体部分区带缺失.7,11,12和19号染色体同时存在区带增益和其它部分区带缺失.1,2,3,4,5,6,7,8,9, 11,12,14,15,16,17,18和19号染色体显示有易位.22号染色体丢失1条,未检测到10,20,Y 染色体成分.结论:12色荧光原位杂交可用于鉴定肿瘤中复杂的染色体异常.KYSE450存在较多与原发性食管鳞癌一致的染色体改变.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或缺失.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lusterin含量明显低于术后血清含量(3.23 mg/Lvs 25.71 mg/L,P<0.0001).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clusterin含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和总胆红素浓度无关(r=-0.1334,-0.1602,0.2413,0.0389,-0.2882,均p>0.05).结论: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血清clusterin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lusterin基因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基因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clusterin含量有助于判断食管癌进展. 相似文献
40.
人食管癌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食管癌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吴肖枫王秀琴食管癌(Esophagealcarcinoma,EC)在我国占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在北方某些山区尤其高发,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早在6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杨简等即对河南省林县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