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氧化二砷对原发性肝癌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5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观察不同应用途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As2O3作用后肝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DNA梯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变化情况。观察其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的效果。并分别通过静脉滴注和动脉持续灌注观察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发生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存在G2/M期阻滞,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随着As2O3作用时间的延长,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mRNA无明显变化,而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质的活性逐渐增高。不同浓度的As2O3对于裸鼠肝癌移植模型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对28例患者的静脉输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43例动脉灌注治疗患者中,30例肿瘤体积缩小或不变,有效率为69.8%,19例甲胎蛋白下降或降至正常。结论 As2O3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机理主要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凋亡的可能机理是通过半胱氨酸蛋白酶-3起作用,作用位点是在酶的前体水平;应用As2O3连续区域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食管癌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Mao YS  Zhang DC  Zhao XH  Wang LJ  Qi J  Li XX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57-46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和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在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及随访中的作用。方法:以电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A)和微粒酶联免疫测定法(MEIA)检测20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和其中71例术后血清中CEA、Cyfra21-1和SCC的水平。检测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肿瘤体积愈大、病期愈晚、肿瘤浸润愈深,患者术前血清CEA、SCC和Cyfra21-1总体水平愈高,早期患者水平较低。三者中,CEA和Cyfra21-1的个体差异较大,Cyfra21-1相关性最好。术后检测血清的71例中,92.9%的患者三种血清标志物降至正常。全组患者CEA和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29.1%和45.1%,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7.3%。165例手术切除者Ⅰ、Ⅱ、Ⅲ期的CEA阳性率分别为16.6%、26.8%和30.8%;Cyfra21-1分别为27.8%、37.5%和5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8.9%、50.0%和63.7%。结论血清CEA、SCC、Cyfra21-1联合检测可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以及对病期及预后的判断。三者中Cyfra21-1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
钙磷脂结合蛋白Ⅱ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钙磷脂结合蛋白Ⅱ (annexinⅡ )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免疫组织化学和光密度扫描等方法 ,从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nnexinⅡ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annexinⅡ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低表达 (P <0 .0 1,P <0 .0 5 ) ,在中分化和低分化肿瘤中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肿瘤 (P <0 .0 5 )。结论 annexin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低表达 ,可能与鳞状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4.
食管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本文就近年来在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凋亡等过程中的有关基因及新发现的肿瘤相关基因在食管癌中发生的变化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lic acid,ATR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方法对本室用ATRA诱导人肺腺癌细胞GLC-82,经消减杂交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PIGB1,该基因与人PIG-B(phosphaidylinlsitol glycan of clmplementaion class B)基因高度同源,在多种胎儿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PIGB1基因可能参与ATR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36.
腺病毒载体效能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腺病毒载体的现状及优缺点,并从提高转导效率,降低免疫原性,提高装载容量等方面介绍近两年来在腺病毒载体效能改进方面的多项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或缺失.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lusterin含量明显低于术后血清含量(3.23 mg/Lvs 25.71 mg/L,P<0.0001).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clusterin含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和总胆红素浓度无关(r=-0.1334,-0.1602,0.2413,0.0389,-0.2882,均p>0.05).结论: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血清clusterin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lusterin基因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基因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clusterin含量有助于判断食管癌进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共培养对结肠癌细胞功能以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为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基本实验材料.方法:体外将人肝窦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进行共培养21轮,采用Transwell法、明胶酶谱分析、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共培养后结肠癌细胞SW1116P21体外侵袭、增殖、克隆形成能力;采用皮下成瘤实验以及实验性肝转移实验检测SW1116P21皮下成瘤以及肝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相关分子的改变.结果:共培养后的结肠癌细胞SW1116P21的细胞间界限明显.侵袭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SW1116亲本细胞提高了2倍;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发现,SW1116P21分泌MMP-2/9的能力显著高于亲本细胞.皮下成瘤实验发现,SW1116P21皮下成瘤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性肝转移发现,SW1116P21肝转移能力显著高于SW111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W1116P21细胞表达E-cadherin显著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结论:结肠癌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可促进瘤细胞侵袭、增殖、克隆形成以及体内细胞生长,更易发生肝转移,这种影响是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后结肠癌细胞发生EMT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CD56+细胞体外富集培养的扩增效率和对JF305胰腺癌细胞系的杀伤效果,评价这种MHC非限制性杀伤效应细胞作为新型过继免疫治疗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CD56磁珠富集系统分离出外周血中CD56+细胞,分别验证CD3mAb和Retronectin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CD3、CD16和CD56表达情况,MTS法检测体外杀伤胰腺癌细胞JF-305的效果。结果磁珠系统能够有效的富集CD56+细胞,CD3mAb和Retronectin联合应用可使细胞的增殖倍数明显提高,且培养后细胞对于JF-305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 CD3mAb和Retronectin联合培养CD56+细胞的方法能够提高细胞的增殖效率和杀伤活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细胞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ALCAM基因在食管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以及ALCAM在淋巴细胞内皮黏附、跨淋巴内皮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LCAM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应用Lipofectin2000将ALCAM-si-RNA转染到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30、EC9706;采用RT-PCR方法检测敲降效率;通过体外与淋巴内皮细胞黏附实验、跨淋巴内皮迁移实验研究ALCAM基因对食管癌与淋巴内皮细胞黏附、跨内皮的影响。[结果]ALCAM在食管癌组织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ALCAM-siRNA能显著敲降EC9706中ALCAM的表达。淋巴内皮黏附实验结果显示,敲降ALCAM的食管癌细胞EC9706与LyEC黏附的细胞数为195±16,而亲本细胞的黏附细胞数为563±67,其与LyEC黏附的能力显著下降。跨淋巴内皮实验结果显示敲降ALCAM的EC9706细胞跨过LyEC数量为36±17,与亲本细胞跨过内皮的细胞数(73±16)相比,敲降ALCAM的食管癌细胞的跨内皮能力显著下降。[结论]ALCAM促进食管癌细胞与淋巴细胞内皮黏附以及跨内皮迁移,可能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阻断这种黏附作用有可能治疗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