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究DR-NM2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卵巢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各68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R-NM23表达水平,分析绝经、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与DR-NM2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在SKOV3细胞系中过表达、沉默DR-NM23,分别得到DR-NM23...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钬激光结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例2011年3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00例。研究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切除肿瘤,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2%(2/100)和3%(3/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11/100)和15%(15/100)(P0.05);研究组患者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钬激光结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血清P选择素(PS)、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失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失语分为失语组和言语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检测血清PS、Lp-PLA2水平,分析血清PS、Lp-PLA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失语的关系。结果 110例脑卒中患者失语发生率为29.09%(32/110)。失语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明显低于言语正常组,左侧病变、认知障碍患者比例也高于言语正常组(P <0.05)。失语组患者血清PS、Lp-PLA2水平高于言语正常组(P <0.05)。失语患者血清PS、Lp-PLA2水平与西部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GCS评分低、左侧病变、认知障碍、血清PS和Lp-PLA2水平升高是脑卒中患者失语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失语患者血清PS、Lp-PLA2水平升高,其与失语风险、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 并探讨免疫细胞浸润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膀胱癌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GSE13507及相关临床数据, 通过CIBERSORT软件利用反卷积法计算膀胱癌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 并利用R软件Survival包进行生存分析, 分析每种免疫细胞与膀胱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3507芯片中得到正常膀胱组织(68例)和膀胱癌组织(165例), 采用反卷积法计算免疫细胞浸润比例, 得到正常膀胱组织13例, 膀胱癌组织15例, 膀胱癌组织中浸润水平较高的免疫细胞为:M0巨噬细胞[(13.18±12.53)%]、M2巨噬细胞[(12.12±10.27)%]、活化的树突状细胞[(7.77±7.84)%]和调节性T细胞[(7.37±5.99)%]。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的记忆性B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9、0.012)。与膀胱癌具有相关性的免疫细胞包括:活化的肥大细胞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r=0.75)、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r=0.72)、活化的树突...  相似文献   
35.
<正>【据《Gastroenterology》2019年3月报道】题:白蛋白治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身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全身炎症的影响(作者Javier F等)该前瞻性研究收集了18例无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PRECIOSA预研究),评估低剂量白蛋白(每2周1 g/kg)和高剂量白蛋白(每周1. 5 g/kg)长期治疗(12周)对血清白蛋白、血浆肾素、心脏循环功能、门静脉压力和血浆细胞因  相似文献   
36.
【据《Gastroenterology》2017年12月报道】题:敲低Anillin可阻断小鼠肝脏胞质分裂、抑制肿瘤发展且不影响肝再生修复能力(作者Zhang S等) 出生之后,肝脏正常发育过程中可出现胞质分裂失败而产生多倍体细胞。本文旨在研究抑制肝胞质分裂能否在减缓肿瘤生长的同时不损伤正常肝脏细胞。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illin(ANLN)在调控胞质分裂和肿瘤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者建立了小鼠肝病模型并敲低小鼠ANLN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胞质分裂。  相似文献   
37.
背景与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患者良性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基础上,实施T管引流术增加患者痛苦程度,不利于术后恢复,顺行鼻胆管引流术因更具微创理念受到临床关注。故本研究探讨顺行鼻胆管应用在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顺行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对照组则留置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与恢复情况、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术后1周营养指标、术前、术后1年评价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随访1年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耗时、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2、3天的胆汁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周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1年,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 vs. 26.67%,P<0.05)。 结论:顺行鼻胆管引流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联合应用,可缩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带领社区医护人员为居家患者提供有偿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构建以基层医疗为中心,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主导的护联体平台;实行患者线上下单,区域医疗中心护士与社区护士联合上门居家护理服务的方式.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联体运行以来,107名医疗中心护士带领社区护士共提供上门更换胃管、PICC维护、更换尿管、伤口造口护理、压疮护理等14个项目的 护理服务;其中更换胃管(73例次)堵管率、PICC维护(97例次)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返院维护组(护联体平台运行前,返院更换胃管53例次、PICC维护80例次)(均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返院组(P<0.01);两种护理模式均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与纠纷.结论 基于护联体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护患双方均有较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n=60),通过术后展开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直接手术治疗(直接手术组,n=30)与新辅助治疗+手术治(联合治疗组,n=30)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相较于直接手术组患者其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χ2=3.880,P=0.049);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及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7%与80.00%,均较直接手术组的73.33%与53.33%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405,P=0.011;χ2=4.800,P=0.028);联合治疗组术后胰腺癌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10.00%与43.33%,均较直接手术组的33.33%与70.00%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4.811,P=0.028;χ2=4.343,P=0.037);联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较直接手术组的...  相似文献   
40.
<正>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侵袭性的肝癌亚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确定HCC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基因和途径将有助于开发新的HCC靶向治疗方法。通过对三种人HCC细胞系的激酶CRISPR筛选,本研究确定转化/转录域关联蛋白(TRRAP)是HCC细胞增殖的必需遗传因子。TRRAP与肿瘤转化有关,但其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