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4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254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 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 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肾纤维化是肾实质逐渐瘢痕化,肾功能逐渐丧失的病理过程。作为各种肾脏疾病的后期改变,肾纤维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因此,延缓及逆转肾纤维化的进展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重要治疗目标。腺苷是细胞外的一种小分子核苷,近年来发现CKD患者肾组织间隙腺苷浓度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提示腺苷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膜上主要有4种腺苷受体亚型,A1AR、A2AAR、A2BAR与A3AR。这4种腺苷受体在肾组织的分布以及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腺苷受体可以促进或抑制肾纤维化的病变进展。并且,腺苷信号通路在肾组织内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共同调控肾损伤修复以及CKD患者肾纤维化的进展。因此,腺苷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肾纤维化的重要靶点,但是其具体信号作用及下游通路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此外,中医药对腺苷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也是中医药治疗CKD的重要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证实。  相似文献   
3.
4.
5.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延教授认为胁痛应责之肝、胆,病机主要为肝气郁滞、瘀血阻络、湿热蕴结以及肝络失养,久病邪滞肝络,病性为虚实错杂。治疗在疏肝理气、活血柔肝的基础上,兼以辛润通络、芳香散结等法,临证随症加减,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肾绞痛是由于肾结石引起的常见急性症状,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甚至是阵发性加剧,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手足发冷等全身表现.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对于应用阿托品、杜冷丁等解痉止痛、镇静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用法,加减变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其机理为手术导致解剖关系改变,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以及内容物污染,腹腔冲洗,渗血等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水、电解质失去平衡,均导致脏器运动功能的障碍,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不排气、排便,或时间较长,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等继发症状,其中又以术后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为关键,如术后病人长时间不恢复胃肠功能,将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加重了病人的痛苦.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居首位,而乳腺叶状囊肉瘤在临床恶性病变中也并不罕见,有的学者报道与乳腺癌之比可达1∶20.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叶状囊肉瘤虽然可以由纤维腺瘤经肉瘤变而成,但是也可能开始时就是肉瘤.本文通过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二者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翔  梁群 《中医药信息》2009,26(3):41-4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灯盏花素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FGF、PaO2>、mPAP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PaO2上升,bFGF、mPA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纠正缺氧,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清bFGF水平,防止肺小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