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C/EBP β基因甲基化与HPV16感染关系的研究,探讨该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26份子宫颈癌组织和16份子宫颈正常组织DNA,用PCR方法对样本进行HPV16检测,再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进行C/EBP β基因甲基化分析.结果 子宫颈鳞癌组织HPV16感染率为69.32% (18/26),2份正常子宫颈组织感染HPV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80,P<0.05);子宫颈鳞癌与子宫颈正常组织中C/EBP β基因CpG10/11和CpG17/18 2个CpG岛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21、2.278,P均<0.05);C/EBP β基因在以上2个CpG岛位点上的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323和-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发生与HPV16感染相关; C/EBP β基因2个CpG岛位点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而与HPV16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用酶解法制备正常人 IgG-F(ab')_2片段及 SLE 患者血清抗 ds-DNA-F(ab')_2片段,ELISA 法检测同一组(46例)SLE 患者血清中抗 F(ab')_2片段抗体,两者检测结果呈高度相关性.同时发现,缓解期 SLE 患者血清中抗 F(ab')_2片段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活动期 SLE 患者,而抗 ds-DNA 抗体水平与之相反.提示,正常人 IgG-F(ab')_2片段与 SLE 患者血清抗 ds-DNA-F(ab')_2片段可能有共同的结构表位,其抗 F(ab')_2片段抗体测定可作为临床观察 SLE 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导入 baxα基因并稳定表达的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CNE- 2 B)生物学行为变化。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DNA片段化 ;γ-射线照射。结果 CNE- 2 B在进行正常及受 γ-射线照射后传代培养时 ,其细胞总数的增加速度比导入载体的对照组 CNE- 2 P细胞株明显减慢 ;自发性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 CNE- 2 B细胞接种到 10只裸鼠双侧背部皮下均未见形成移植瘤 (0 / 2 0 ) ,而对照的 10只裸鼠的成瘤率为 10 0 % (2 0 / 2 0 )。结论 转导人 baxα基因的CNE- 2 B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发生了显著性改变 (P<0 .0 1)  相似文献   
67.
血清骨钙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钙素(Osteocalcin)又名骨谷氨酸蛋白(Bone gla protein,BGP),为骨组织的特异性蛋白,由成骨细胞生成,分泌入血。血清骨钙素(S-BGP)是评估骨转换率及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本为研究S-BGP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趋势,采用ELISA法观察了122例不同年龄段(0.5~80岁,平均年龄为34.1±18.9,每隔10岁为一年龄段)正常人,16例原发性骨质瑰橙症及66例代谢性骨病患的S-BGP术平。结果显示:(1)正常人S-BGP水平为6.2±4.9ng/m1,其中男性为6.9±5.7ng/ml(n=60),女性为5.8±4.3ng/ml(n=62),S-BG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452,P<0.001);(2)4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42~88岁,平均年龄为61.3±10.1岁)的S-BGP水平,按不同年龄段统计,其值分别为12.3±5.5ng/ml(40~49岁,n=5)、10.9±6.4ng/ml(50~59岁,n=17)及10.7±6.9ng/ml(60~88岁,n=24),各项数值分别与正常人相应年龄段S-BGP水平相比都呈显性差异(P<0.001);(3)66例代谢性骨病患(20~79岁,平均年龄为46.9±15.1岁)的S-BGP水平分别为:慢性肾衰6.6±2.6ng/ml(n=32);甲亢8.1±3.3ng/ml(n=19);糖尿病6.5±2.2ng/ml(n=16),这三个结果分别与相应年龄段(20~80岁,平均年龄为40.4±15.8岁,n=96)正常人的S-BGP(4.1±1.7ng/m1)相比均呈显性差异(P<0.001)。本结果为骨代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应用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内(TCTA)n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AmpFLP)方法,分析云南省13个家系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内(TCTA)n多态性。结果在13个家系中检测到224~252bp的8种等位片段,其PIC为0.698,杂合频率是51%。可诊断率为100%和50%的家系各6个,1个家系因双亲带型为纯合型而未能诊断,可诊断率为69%。完成1例产前基因诊断和2例回顾性的基因诊断。结论(TCTA)n的PCRAmpFLP分析可作为经典型PKU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