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82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3篇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重作用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在再灌注过程中加入氧自由基清除酶SOD对其产生的影响. 方法在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L-精氨酸(NO的底物)的KH灌注液,再灌注早期给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再灌注期间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及冠状动脉流出液心肌酶释放量和一氧化氮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低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 mmol/L)灌注心脏,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前给予含高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0 mmol/L) 灌注心脏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同时给予含L-精氨酸和SOD(1 000 U/L)的KH液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中有双重作用,既有有益一面,又有有害一面,和SOD联合应用可以减少NO的毒性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NO的有益作用,两者合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E-cadherin (简称E-CD)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E-CD的表达.结果 54.3%(25/46)的胃癌E-CD表达下降.E-CD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胃癌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另外,27.3%的中高分化胃癌的转移淋巴结E-CD比原发癌灶表达高,而在低分化胃癌中可达69.2%.结论 E-CD表达下降与胃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盆底肌群的解剖及功能改变与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初至2006年初收住入院的病例43例,年龄40~82岁,SUI组20例,对照组23例。所有病例均行MRI扫描,扫描范围是横断位上缘至髂嵴水平、下缘扫描至肛门口;矢状位向两侧扫描至髋臼外侧缘。完成平静扫描后,嘱患者进行缩肛并坚持,重复FSE序列矢状位、横断位T2WI扫描。利用医学影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处理MRI原始图像。结果运用方差分析,分别对平静、缩肛状态下及缩肛前后组间的左右两侧肛提肌厚度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平静及缩肛状态下,将两组人群的左右肛提肌厚度进行自体比较,对照组和尿失禁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缩肛前后同侧肛提肌厚度进行比较,对照组两侧肛提肌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尿失禁组两侧肛提肌厚度均无差异。结论肛提肌存在不对称现象;尿失禁患者肛提肌的收缩功能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74.
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2005年经手术治疗的股骨转移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资料完整者共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2.3岁,转移灶在股骨颈4例,股骨粗隆部5例,股骨粗隆下8例,股骨干9例,股骨髁上3例;其中伴发病理性骨折18例。手术采取瘤段骨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12例,肿瘤切除骨水泥填充加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11例,不处理肿瘤单纯内固定的6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16例个人生活能够自理,8例能够基本自理,5例仍需家人护理照顾。随访4个月~2年,行瘤段骨切除并人工假体置换术者,术后5个月死亡1例,5~6个月3例,7~12个月死亡4例,12~18个月死亡2例,存活2年以上2例;行肿瘤切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者,术后4个月死亡1例,4~6个月4例,7~12个月死亡3例,12~18个月死亡2例,存活2年以上1例;仅行单纯内固定者,术后4个月死亡2例,4~6个月4例。结论对于股骨转移性肿瘤宜早期积极手术,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或内固定手术可以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患肢功能,便于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5-FU联合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瘢痕疙瘩49例,51处病灶,平均病史9.7年,平均治疗时间为6个月。24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单纯5-氟尿嘧啶注射,以5-氟尿嘧啶(5-FU,2~4 mg/ml)瘢痕内注射,1次/2周。25例瘢痕疙瘩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3~6次后辅以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结果在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中,5-氟尿嘧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总有效率为92.00%,其中完全缓解者占28.00%,极大缓解者占44.00%,部分缓解者占20.00%,未缓解者为8.00%。结论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目的筛选能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探讨survivin基因抑制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段survivin siRNA靶位点,用PCR扩增siRNA表达框,与survivin-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再构建有效siRNA的表达载体,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分析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筛选出了1段能高效抑制survivin表达的siRNA,能显著下调SKOV-3细胞内的survivin表达,并导致SKOV-3细胞凋亡。结论利用RNA干扰能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并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的靶向survivin分子的体内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脑钠肽与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电复律后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脑钠肽与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电复律后复发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方法:查阅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08年1月公开发表的文章,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资料,Meta分析结果表明心房颤动复发组脑钠肽浓度高于窦性心律维持组(SMD=0.82,95%CI 0.12~1.52),对总体效应进行假设检验得Z值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成功电复律后脑钠肽浓度高的心房颤动患者易复发,脑钠肽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8.
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焦虑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包括42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38名惊恐障碍)和87名健康对照者5-HTFLPR的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检测到1例EL/EL基因型,未见其他文献报道。患者组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超长(EL)等位基因频率为1.1%.对照组为4.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组EL/S、L/L、L/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9.8%,39.0%和48.8%,惊恐障碍组分别为2.7%,8.1%,43.2%和45.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5-HTTLPR的EL等位基闲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基因之一,焦虑症两种亚型间5-HTFLPR多态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9.
羊膜深低温保存前后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目的基因在新鲜和保存羊膜中表达的完整性。方法取新鲜羊膜深低温保存,以FDA/PI和台盼蓝染色确定上皮细胞活性。用real—timeRT—PCR评估TGF—β1、EGF、IL1β和IL1RA各阶段的表达能力,结果以2^△△CT表示。结果深低温保存后,羊膜上皮细胞经染色证实全部死亡,但细胞培养3周后,会有大量的新生细胞游离出来。如羊膜解冻后立即行总RNA提取,在不同阶段保存羊膜中的总RNA无明显减少,且目的基因的表达同新鲜羊膜中的相同(P〉0.05)。如解冻半小时后提取总RNA,其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传统的羊膜深低温保存法可有效保护基因的完整性,据此我们提出一个羊膜基因保存库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80.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筛选桑叶中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组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将桑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并利用体外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活性部位进行跟踪研究,进一步通过小鼠体内糖耐量实验验证其效果。结果: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黄酮、多糖等部位均有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生物碱组分活性最强。结论:桑叶的降糖作用与各组分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