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子病历归档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归档系统实现病历文档的电子存储。方法:利用虚拟打印实现病历文档的归档,利用电子签名保证归档文书的合法性。结果: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历信息集成,显著提高了病历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水平。结论:尽管该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但已经为医院电子病历的全面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2.
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富军  杨东奎 《中国骨伤》2009,22(11):807-808
胫骨上段是疲劳骨折好发部位。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折线不明显,骨痂和骨膜增生又相当显著,颇易和炎症与肿瘤相混淆,所以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收集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胫骨上段疲劳骨折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在预防小细胞肺癌出现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37例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化疗前30分快速滴注甘露醇,对照组仅予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转移出现的时间、频度。结果:治疗组出现脑转移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对照组出现脑转移的时间平均为7个月。结论:甘露醇在预防小细胞肺癌出现脑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骨质疏松23例,骨质破坏27例,神经营养性关节病2例,软组织肿胀31例,气性坏疽17例,足背动脉或跖骨间动脉钙化9例。结论:糖尿病足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5.
建立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手术麻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手术麻醉相关业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介绍了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主要描述了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在解放军第251医院成功建设实施的情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摘要 背景:透明质酸钠具有预防盆、腹腔粘连的作用,但透明质酸钠宫腔停留时间短,难以达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国外研究对透明质酸钠进行化学修饰形成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它对受损的宫内膜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在宫腔内停留时间可达72 h。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有关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剖宫产后宫腔粘连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0-01/2009-12,中文关键词为“透明质酸钠凝胶,剖宫产,粘连,宫腔粘连”,英文关键词为“sodium hyaluronate,cesarean section,adhesion,intrauterine adhesions”,排除重复研究或综述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0余篇,排除内容重复、综述类文章后筛选纳入16篇文献进行评价,其中中文12篇,英文4篇。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黏弹性、可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效果明显,特别是能有效减少分离后再粘连的发生。但有一点十分重要,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绝对不能用于血管内的,以免引起肺栓塞并发症。注射过程应缓慢,以免回流入静脉系统。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凝胶;透明质酸钠;剖宫产;宫腔粘连;预防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31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分析技术,测定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发现两组行一侧(左侧)交感神经阻滞后基底动脉Vm均显增高(P<0.01)。结论 颈中、颈下交感神经阻滞同样可改善脑血流,但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MCGB)操作简便、安全,故建议临床上用该方法代替传统的颈下交感神经节(又称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缺血性颅-面部的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78.
谷化平  尚培中  倪灿荣 《四川医学》2004,25(12):1292-1293
目的 探讨P16和PTEN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和其与肿瘤分级、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45例前列腺癌组织进行了P16和PTEN蛋白检测。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16和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 7 8% ( 2 6/4 5 )和 3 1 1% ( 14 /4 5 )。P16和PTE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和转移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和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后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表型改变,探讨其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正常成纤维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LPS(0、0.005、0.010、0.050、0.100、0.500、1.000 μg/ml)刺激,并对刺激后细胞进行传代,通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1(Ⅰ)前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规律及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以相同代数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光镜下核浆比例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CNA、α1(I)前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0.88±0.15、0.42±0.11和0.38±0.13;电镜下显示细胞形态多样化,核膜不规则,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多,伴微丝、微管及肌微丝出现.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细胞比例为0.37±0.09,未见α1(I)前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经LPS刺激后,随着刺激浓度的增加,光镜下核浆比例逐渐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CNA、α1(I)前胶原蛋白阳性细胞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细胞逐渐增多;电镜下显示细胞形态发生多样化,核浆比例增加,核膜变得不规则,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进一步增多,微丝微管增加,肌微丝出现.上述变化在LPS 0.1ug/ml时最明显[PCNA、α1(I)前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0.91±0.15、0.40±0.15和0.44±0.13],接近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表明成纤维细胞逐渐向增殖表型、合成型或收缩表型变化.此后,随着LPS浓度继续升高,上述表型标志的表达和细胞形态均趋向于正常成纤维细胞.结论:LPS刺激后皮成纤维细胞表型变化规律,提示LPS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0.
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例给予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 随访6~24个月,14例切口全部愈合,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病灶尽早切开引流,行内固定取出、清创、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脊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