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研究证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具有体内成骨能力。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SD大鼠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实验组植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术后第2,4,8周行股骨标本影像学与组织学观察;术后第8周行新生骨痂环境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与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体内后无排斥反应及炎症反应,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成骨更快,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具有更好的骨再生能力,其成骨方式主要为软骨内成骨。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了局部微血管的形成和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加快了软骨内成骨的速率,缩短了骨修复时间,提高了骨再生的质量和速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证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具有体内成骨能力。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制作SD大鼠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实验组植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术后第2,4,8周行股骨标本影像学与组织学观察;术后第8周行新生骨痂环境扫描电镜检查。 结果与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体内后无排斥反应及炎症反应,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成骨更快,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物具有更好的骨再生能力,其成骨方式主要为软骨内成骨。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了局部微血管的形成和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加快了软骨内成骨的速率,缩短了骨修复时间,提高了骨再生的质量和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癫痫大鼠海马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s+Ns组),模型组(Ns+KA组),氨基胍预处理组(AG+KA组)和单纯氨基胍组(AG+Ns组),每组8只。4组大鼠造模后存活24h、48h,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bcl-2、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cl-2的免疫反应在Ns组和AG组最强,AG+KA组次之,KA组最弱;bax的免疫反应在KA组最强,AG+KA组次之,Ns组和AG组最弱。结论氨基胍预处理癫痫模型大鼠可以使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闭合性肠和系膜损伤(BMI)的诊断能力和限度。方法搜集39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病例资料,由3位放射科诊断医师在不知手术结果的情况下回顾分析螺旋CT图像,并对BMI进行评价,分为无损伤、轻微损伤(不需立即手术治疗)、严重损伤(需要立即手术治疗)。螺旋CT评价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手术证实BMI 21例,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87.2%(34/39),敏感性90.5%(19/21),特异性83.3%(15/18),阳性预测值86.4%(19/22),阴性预测值88.2%(15/17)。螺旋CT正确鉴别轻微和严重损伤14例(66.7%)。结论螺旋CT对BMI诊断敏感,但螺旋CT还不能准确评价BMI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在评价右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正常人和32例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内置QLAB 6.0分析软件,分别于心尖四腔观、心尖右室两腔观系统自动测算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收缩期峰值(TADfre)和室间隔收缩期峰值(TADsep)、三尖瓣环前壁收缩期峰值(TADant)和后壁收缩期峰值(TADpos)及右心室长轴缩短率(RVLFS)。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患者组TAD各测值以及RVLF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TADfre、TADant、TADpos及RVLFS与RVEF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0.752、0.738、0.872,TADsep与RVEF相关性不显著(P>0.05,r=0.562)。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测量TADfre、TADant、TADpos及RVLFS能快速、准确、无创的评估右室收缩功能,有望成为临床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距骨骨内脂肪瘤员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1岁,因右踝关节酸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酸痛,行走时明显,休息时能缓解,3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遂来院就诊,无发热、消瘦、夜间痛等.既往体健,右踝关节无明确外伤史.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异常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右踝无畸形,无明显肿胀,无浅表静脉怒张,皮温正常,右踝关节前方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延期移植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外伤性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行清创+VSD术,待缺损区创面肉芽新鲜时,行筛网状全厚皮片移植并用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3~5 d后去除VSD敷料。结果 38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2年。35例皮片一次全部成活,3例皮片边缘少许坏死伴渗液,经换药治愈;植皮区外观满意,弹性好,无瘢痕挛缩;取皮区留有线形瘢痕,无瘢痕增生、疼痛等。结论筛网状全厚皮片联合VSD延期植皮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成活率高,外观满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潘振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399-6401
目的 评价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在卵巢癌中的早期诊断及监测预后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00例卵巢癌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群血清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随机抽取蛋白芯片测得的肿瘤标志物为阴性的样本同时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601进行单个肿瘤标志的检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00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有8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敏感性为83%),100份正常人血清中有2例血清出现肿瘤标志物(特异性98%).对83例C-12阳性的卵巢癌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后第3~4周、第6~9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跟踪检测.检测值在第3~4周明显下降,与术前检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明显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应用于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NSCLC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恩度分别联合GP、TP、N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单用GP或TP或NP方案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周开始治疗,3周为1个周期,4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第4周期时治疗组CEC、NSE、CYFR21—1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效率(RR)及临床受益率(CBR)均高于对照组,C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常规化疗对NSCL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化疗,并可显著降低CEC、CEA、NSE、CYFR21—1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本院两年来检查出的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脂肪肝组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