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presence of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the stomach is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pticulcer (PU) especially duodenal ulcer (DU) . The rateof HP ( ) reached 80 % in the patient with DU.The eradication of HP may accelerate the healing ofthe ulcer and reduc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theulcer.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re proteinscontrolled by gen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maintaining the normal shapes and functions of thecells…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73,自引:10,他引:63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适度夹尾刺激大鼠,每次30min,每日4次,连续刺激1周,观察其饮水、进食量的变化及胃机械运动的频率和幅度,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食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胃收缩频率、幅度均下降(P<0.05)。结论:适度夹尾刺激制造的FD模型,符合FD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消溃灵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 ,分别以消溃灵灌胃和左旋精氨酸 (L- Arg)、亚硝基左旋精氨酸 (L- NNA)腹腔内注射治疗 7d和 14d后 ,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ET- 1)含量。结果 :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 ET- 1含量明显降低 ,而溃疡抑制率、血清 NO含量显著升高 ,与模型组和 L- 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与L- Ar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L- NNA组溃疡指数、血浆 ET- 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 (P<0 .0 1) ,而血清NO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消溃灵促进溃疡愈合 ,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促进 NO合成 ,反馈性地抑制 ET- 1释放 ,维持 NO和 ET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国外关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选拔的历史,了解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选拔现状及不足,提出今后本研究领域的建议。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及文献综述。资料引用:引用了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及综述15篇。资料综合:回顾了50年来国外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选拔的方法和标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心理选拔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在此领域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结果定量、简便易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重组技术 ,在现有已公布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中筛选出公认抗原性最强的三个基因片段 Tpp1 5、Tpp1 7、Tpp47进行克隆。为了获得水溶性高、特异性强、可标记性好的重组抗原蛋白 ,有针对性地设计引物以便对表达的梅毒螺旋体膜蛋白进行修饰和改造 ,同时在收获高效表达的目的蛋白后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切割和高特异性纯化。以纯化的重组梅毒螺旋体膜蛋白 (r-KTp1 5 ,r-KTp1 7及 r-KTp47)为抗原 ,建立了诊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双抗原夹心酶联检测方法 (DAGS ELISA)。 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重组梅毒螺旋体膜蛋白的高效表达 ,经修饰纯化之后的目标蛋白水溶性提高 ,特异性增强 ,可标记性优于常规不修饰的重组蛋白。应用该三种蛋白为抗原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共检测各期梅毒阳性患者 2 1 0例 ,灵敏度达 98.6% (2 0 7/2 1 0 ) ,检测正常献血者 1 3 2 7例 ,特异性达 1 0 0 .0 % (1 3 2 7/1 3 2 7) ,优于常规梅毒血清学初筛诊断方法 RPR及 TRUST法 ,与 TPHA法的符合率为 1 0 0 .0 %。 结论 以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在梅毒血清学初筛实验室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筛查 ,在灵敏度、特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所致T细胞免疫抑制的影响,寻找能有效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抗瘤中药制剂组方。方法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青蒿琥酯(ART)等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小鼠结直肠癌Colon26细胞再培养上清;MTT法检测中药制剂作用后对Colon26所致T细胞转化抑制的影响,直接免疫荧光FCM法检测对IL-2Rα及CD3ε+ζ+表达抑制的影响;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10和PGE2含量;多元相关分析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相应靶分子。结果 AMB、PUPS及ART对T细胞转化抑制的下调程度较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RT对IL-2Rα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MB对CD3ε+ζ+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不但可完全消除表达抑制,还可进一步促进表达,维持时间亦较持久。对Colon26肿瘤细胞所致转化抑制及CD3ε+ζ+表达抑制的逆转,LHC的作用靶分子为TGF-β1和IL-10,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对IL-2Rα表达抑制的逆转,除AMB以外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结论通过阻碍肿瘤细胞分泌TGF-β1、IL-10等免疫抑制分子,以逆转肿瘤细胞产生的T细胞免疫抑制,应是中药制剂的新型抗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消溃灵方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 ,用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 ,分别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浆内皮素 (ET-1 )含量变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及图象分析。结果 :消溃灵组和 L-Arg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 5 ) ,极显著低于 L-NNA组 (P<0 .0 1 ) ;L-NNA组溃疡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 5 )。消溃灵组和 L-Arg组血浆 ET-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显著低于模型组 (P<0 .0 5 ) ,极显著低于 L-NNA组 (P<0 .0 1 ) ;L-NNA组血浆 ET-1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 (P<0 .0 1 )。消溃灵组和 L-Arg组 EGFR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 P<0 .0 5 ) ,较 L-NNA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 (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 P<0 .0 1 ) ;L-NNA组 EGFR较模型组显著减弱 (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 P<0 .0 1 ) ;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 ET-1含量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与 L-Arg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消溃灵能抑制 ET-1的释放 ,促进溃疡周围 EGFR的表达以保护胃粘膜 ,促进溃疡愈合 ,其作用可能与 NO的合  相似文献   
18.
HP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热休克蛋白60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消化性溃汤(Peptic ulcer,PU)患者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的影响.方法观察HP清除率,运用Western斑点印迹技术对患者血清及胃黏膜匀浆HSP60进行检测,并将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SP60含量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HP阳性者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HP阳性者仍明显高于HP阴性者及HP清除者(P<0.05),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HP感染可促进HSP60表达,HP清除使HSP60表达能力下降,HP与HSP60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不同病变时期HSP70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判定疗效为主的溃疡病变程度不同时期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并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HP清除率,以酶联免疫技术对患者胃黏膜匀浆及切片进行HSP7o检测.结果HP阴性与阳性、HP清除与未清除者HSP7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与愈合期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者明显高于瘢痕期患者(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不同病变时期存在不同水平HSP70表达,HP可能不是影响其调控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