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LLD)的预防策略。方法选择92例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术前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来评定LLD的程度,利用厂家模板确定假体置入位置,预判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长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以及各种验证方法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来保持双下肢的长度等长。结果术后患者LLD在1.2 cm以内共77例(84.7%),在0.6 cm以内的58例(64.1%)。92例术后随访16~49个月,平均31个月,均未发生感染、神经麻痹。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经髋人字石膏固定1个月后未复发。术后髋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从48分提高到90.3分,所有患者均无需拐杖助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LLD对全髋置换手术效果有很大影响,通过术前模板评估测量,术中反复检查试验,可以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切除复发性骨盆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控制复发性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13例复发性骨盆肿瘤进行肿瘤切除骨盆环重建手术,采用1999年前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6例以常规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骨盆肿瘤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球囊阻断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4个月至7年,常规手术组,4例患者发生肺转移死亡。9例局部复发,3例直肠损伤,1例膀胱损伤;球囊阻断组,1例发生肺转移死亡,所有病人均无邻近脏器损伤、肢体远端缺血坏死、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复发性盆腔肿瘤手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能更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更方便,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项有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3月-2007年8月对13例老年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入路行外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一切口中外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恢复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5个月.伤口无裂开、坏死,1例出现症状不甚严重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后外侧入路能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可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创伤、创面感染及坏死等并发症,对伴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外踝骨折能进行牢靠安全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