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入院序号将68例sTBI患者平均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纳络酮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中IL-6含量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GCS、颅内压(ICP)及预后进行比较观察。结果sTBI患者早期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纳络酮治疗后1d,治疗组病人ICP值与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3d后IL-6含量达到最低水平,直到治疗后2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纳络酮治疗后3d和7d患者意识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伤后6个月治疗组恢复较好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IL-6含量增高,纳络酮可以降低ICP和抑制IL-6超表达,改善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32 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从年龄分布、病灶部位 ,血脂、血糖、心电图的变化 ,既往病史及个人嗜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 0~6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 ,有高血压病史者 1 39例 ,占本组发病人数的 42 .37% ,心电图改变主要在急性期 ,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电图的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我市中等专业学校和重点小学学生常见病发病和生长发育善,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中等专业学校新生及重点小学在校生进行健康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应检7613人,实检7535人,体检率为98.98%,常见病发病5834人次,占77.43%,其中: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沙眼,贫血,肝功异常,心脏杂音及心律不齐,发病率集依次为:22.93%,18.39%,13.28%,7.42%,6.30%,3.13%,2.51%,1.88%,0.58%。[结论]社会、学校、家长重视贫困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提倡合理均衡的膳食营养,开展学生健康卫生教育,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和生长发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瘤患者与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所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显示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包膜完整,无回声内可见乳头状突起,其内及周边有丰富低速血流信号;甲状腺癌肿块无完整包膜,边界模糊,有的呈“蟹足样”改变,内可见细小成簇钙化点,有的肿块内可伴液化,瘤体内及周边见条状高速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TOX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对180例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1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Ab检测.结果 病例组ATAb的阳性率为28.89%(52/180),对照组为9.63%(13/135).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分别为:脑型28.05%(23/82)、癫痫型44.44%(4/9)、精神病型32.14%(9/28)、神经衰弱型26.23%(16/61) .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47.62%(30/63),无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为18.80%(22/117).结论 病例组AT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类型疾病患者ATAb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宠物接触史者ATAb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接触史者,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TOX感染与接触宠物有关.  相似文献   
36.
解淑琴  柯园  贾丹春 《安徽医药》2013,17(2):350-351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监测报告的质量。方法对我市2009年争2011年上报的14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4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医疗机构上报984例,药品零售店上报443例,药品生产企业报告数为零。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占47.93%,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占22.56%;静脉给药引起占52.42%,口服药品占39.4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7.63%。结论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在涉药单位的监测,注意抗感染药物与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栗刺所致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栗刺所致眼外伤256例(256眼).位置各异、深浅不一、数目不等的角膜、结膜、巩膜异物伤及穿孔伤为其基本特点,部分病例合并有角膜感染、前房积血、晶状体破裂、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睫状体脱离、全葡萄膜炎和感染性眼内炎等.在明确诊断后,分步骤在裂隙灯显微镜或手术显微镜摘出栗刺异物,并对相关并发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256例中,单纯异物伤198例在异物剔除后给予抗炎营养角膜等对症治疗,视力恢复到术前视力,或视力下降在两行以内;25例角膜细菌感染预后较好,3例真菌感染预后较差;9例前房积血和7例玻璃体积血经药物治疗恢复良好;13例晶状体刺伤、破裂中5例晶状体浑浊不明显,仍在随访观察,其余8例中有5例继发青光眼,分别于受伤后6d~3个月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至0.4 ~1.0;2例睫状体脱离的原因均为栗刺经巩膜刺伤睫状冠部或平坦部引发的出血性脱离,药物治疗2个月后恢复.1例全葡萄膜炎药物治疗后视力由眼前指数恢复到1.0.2例感染性眼内炎视力恢复较差,分别为眼前手动和0.04.结论 栗刺相关性眼外伤为陕西商洛地区常见的眼外伤,推测其年发病率超过1/10000.多发于中年男性,男女比例约9∶1.主要表现为角膜异物伤,严重病例还合并角膜感染、前房积血、晶状体刺伤破裂、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眼内炎等.在受伤后及时就诊,积极进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加强防护意识,作业时戴草帽或防护眼镜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8.
39.
桔梗多糖对U-14宫颈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桔梗多糖抑制U14宫颈癌实体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瘤模型,观察小鼠桔梗多糖(20,40和60mg·kg-1)灌胃给药15d后,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型p53,p19ARF,Bax)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桔梗多糖体内有显著抑制小鼠宫颈癌U14实体瘤生长的作用,桔梗多糖上调了p19ARF和Bax蛋白表达量,诱导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桔梗多糖具有抑制实体瘤U14生长的作用,推测该多糖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0.
香附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生香附、醋制香附、酒制香附、香附炭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测定香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甲醇一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记录时间为60min。结果:香附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不仅原有成分含量发生变化,而且有新成分生成。结论:香附不同炮制品成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