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亚型的变化,借此探讨其与B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62例,其中BPD组(氧依赖超过28天)24例,对照组38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亚型M1和M2所占的比例,ELISA法检测TNF-α、IL-1和IL-10表达。结果两组早产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BPD组M1占7.65±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0.54%(P<0.01),BPD组M2占3.38±0.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5±1.32%(P<0.01)。BPD组早产儿气管抽吸物中TNF-α和IL-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PD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BPD患者单核细胞M1亚型比例显著升高,M2亚型比例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2018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超高龄患者513例。其中20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出院12个月内死亡67例(死亡组),存活133例(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脓毒症、休克、心功能不全、肾毒性药物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单因素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AKI病因、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尿量<0.05?ml/(kg·h)、AKI发生时各指标、AKI类型和AKI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较存活组年龄高、BMI低、高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感染所致AKI发生率高,肾毒性药物所致AKI发生率低,GFR水平高,AKI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低,机械通气和尿量<0.05?ml/(kg·h)发生率高,尿酸、Scr峰值、Scr、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较高,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镁水平较低,AKI多为持续型,多为Ⅲ期患者,住院时间较长。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控,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早期反应基因(Iex-1)在宫颈癌中表达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病理科留存的宫颈病变组织石蜡包块61份,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良性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Iex-1表达,分析Iex-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3种不同HPV感染情况的宫颈癌细胞株C-33A(HPV-)、SIHA(HPV16+)、HELA(HPV18+),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宫颈癌细胞株中Iex-1 mRNA和蛋白表达;使用siRNA靶向沉默SIHA细胞中E6后检测Iex-1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其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宫颈良性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Iex-1表达阳性率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G1~G2的宫颈癌患者Iex-1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为G3的患者(P<0.05);无宫旁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Iex-1阳性率明显高于宫旁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C-33A细胞株Iex-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HA、HELA细胞株(P<0.01);C-33A细胞株Iex-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HA、HELA细胞株(P<0.01)。SIHA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Iex-1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SIHA细胞中E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干扰组SIHA细胞中Iex-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E6 mRNA和蛋白、Iex-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ex-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且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V可能经E6蛋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下调了Iex-1表达,促进宫颈癌发展与转移;首次提出了抑制Iex-1的促凋亡作用可能为HPV诱发宫颈癌的新通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0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基因外显子13中AvaⅡ多态性在海南黎族健康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110例样本(实验组:黎族518名,对照组:汉族592名),采空腹静脉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riae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浓度,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结果黎族人群与汉族人群LDL.RAvaⅡ基因3种基因型(A-A-)、(A+A-)、(A+A+)频率[70.7%(366/518)VS.70.3%(416/592),P〉0.05;24.7%(128/518)US.27%(160/592).P〉0.05:4.6%(24/518vs.2.7%(16/592),P〉0.05]无]和等位基因的频率[17.0%VS.16.2%,P〉0.05;83.0%眠83.8%,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黎族人群LDL-R3种基因型(A-A-)、(A+A-)、(A+A+)血脂浓度比较,只有血清T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1±0.730)mmol/LVS.(1.552+1.113)mmol/Lus(1.046_+0.284)mmol/L,F=3.454,P=0.033]:汉族人群3种基因型(A-A-)、(A+A-)、(A+A+)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黎族人群与汉族人群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未发现显著差异。黎族人群AvaⅡ三种基因型(A-A-)、(A+A-)、(A+A+)的血脂浓度比较,只有TG浓度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依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将转移组患者分为3组,A组(淋巴结转移数=1个)27例,B组(淋巴结转移数=2个)14例,C组(淋巴结转移数≥3个)24例。比较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A、B、C 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计算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转移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 <0.05)。转移组患者65例,其中A组27例,B组14例,C组24例,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85%、71.43%和83.33%。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65例,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51例,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75.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越多,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术中可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侧区淋巴结清扫术,预防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6.
正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导致的类鼻疽病,是热带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25.0%~50.0%[1-2]。该菌引起的感染有地域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海南地区有流行分布报道[3]。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多样,可致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是败血症,慢性感染以化脓性感染为主,易出现误诊误治[4-5],给医生的诊治带来困难。本文从腮腺炎患者脓液分离出1株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文献报道少见,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防治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 RRTIs 患儿 85 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益生菌组 43 例和安慰剂组42 例。 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片(每片重 0.5 g,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均≥0.5×10^6 CFU)2 片,3 次/ 日,口服 3 个月;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片剂外观、口味与益生菌片相同但无益生菌成分),用法同益生菌组。 治疗后两组患儿均随访观察 12 个月,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抗生素使用及咳嗽、发热、患病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 12 个月,益生菌组与安慰剂组年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3.8±1.6)次、(7.3±1.8)次,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2.1±5.6)d、(22.6±7.1)d,咳嗽时间分别为(11.6±4.6)d、(20.3±6.7)d,发热时间分别为(6.4±2.3)d、(13.5±4.2)d,患病时间分别为(13.2±6.0)d、(23.4±7.8)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益生菌防治小儿 RRTIs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抗生素使用、咳嗽、发热和患病天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69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6例), 其中西药对照组50例, 西药观察组50例, 中药对照组33例, 中药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针刺辅助治疗, 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四肢肌力、神经功能[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西药、中药观察组四肢肌力明显升高(P < 0.05, P < 0.01), 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CV、SCV明显升高(P < 0.05), 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并低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西药、中药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 < 0.01), 并高于对照组(P < 0.05), IL-18明显降低(P < 0.01), 并低于对照组(P < 0.05);各组均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针刺辅助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西药、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肌力、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 恢复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三亚市2010—2021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晚发现比例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三亚市2010—2021年新报告的HIV/AIDS信息,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5类晚发现判断标准识别晚发现者,以是否为晚发现者为因变量,人口学信息为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发生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亚市2010—2021年新报告HIV/AIDS 710例,晚发现比例为33.4%(237例);第1~5类晚发现构成比分别是0.8%、59.1%、10.1%、17.3%和12.7%。2010—2021年晚发现比例由95.5%降至22.4%,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4.77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民族、文化程度、样本来源和确证年份是三亚市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黎族HIV/AIDS晚发现比例为56.8%,晚发现风险高于汉族(OR=2.253,95%CI=1.361~3.67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IV/AIDS晚发现比例为55.5%,晚发现风险是高中及以上者的1.722倍(95%CI=1.072~2.765);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检测咨询者晚发现比例分别为63.1%和45.5%,晚发现风险均高于来源于MSM人群者(OR=5.564,95%CI=3.278~9.444;OR=2.204,95%CI=1.239~3.923);与2018—2021年相比,2010—2013年确证者风险较高(OR=2.246,95%CI=1.311~4.488)。结论 三亚市HIV/AIDS晚发现形势不容忽视,尤其是来源于咨询检测和医疗机构的HIV/AIDS,应加强检测力度,提高人群主动检测意识。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