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分析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MR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均行MR常规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主要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特点及瘤周水肿程度。结果左额叶3例,左颞顶叶2例,右颞叶2例。5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2例为实性肿块。肿瘤实性部分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及FLAIR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1例。肿瘤囊性部分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FLAIR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低信号。7例肿瘤边缘均可见分叶,边界均清楚,瘤周围水肿6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结论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有一定的特点:好发于脑室旁脑实质,边缘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实性部分明显强化,DWI上为高信号,中老年人好发。当临床遇到有类似MR表现的脑实质肿瘤时,术前鉴别诊断应考虑到本病。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更年前期妇女体内皮肤老化特征与雌激素水平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更年前期健康妇女、子宫肌瘤妇女及盆腔器官脱垂妇女各30例,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的水平;评价面部皮肤的老化程度;取腹部皮肤,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脂褐质(I。F)的含量。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雌二醇(E2)与皮肤老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更年前期女性血清中E2的水平、SOD活性、Hyp、MDA、LF的含量随皮肤老化程度不同,降低程度不同。随皮肤老化程度的增加,E2水平下降越明显。结论:更年前期女性皮肤老化与血清雌激素的水平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分析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分娩的7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6)和常规组(n=36)。试验组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进行胎盘处理,常规组采用常规胎盘处理和子宫内压迫止血。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累计出血量、修正血红蛋白(Hb)值、住院时间等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子宫切除率、红细胞输注、输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累计出血量以及修正Hb值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子宫切除率为5.5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红细胞输注率为88.89%,与常规组的97.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645.2±56.1)mL,低于常规组的(794.7±7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常规组的1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进行处理,能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降低出血量,从而更好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和生育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33(interleukin-33,IL-33)、特异性受体肿瘤发生抑制蛋白 2(speci.c receptor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 ,ST2)水平及 IL-33基因 rs3939286 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020年 3月~ 2021年 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AR确诊患儿 135例作为 AR组,体检健康儿童 11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 IL-33和 ST2水平,同时对 IL-33基因 rs3939286 G/A位点 SNP进行分析。结果 AR组 IL-33和 ST2水平( 251.67±39.15 pg/ml, 5.23±0.29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108.24±20.63 pg/ml,2.06±0.1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41 6,8.019 7,均 P <0.05)。中 -重度 AR患儿 IL-33和 ST2水平( 374.95±58.32 pg/ml,7.98±0.54pg/ml)明显高于轻度 AR(164.28±30.37 pg/ml,3.28±0.1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027, 8.3150,均 P <0.05)。AR组 IL-33基因 rs3939286 G/A位点 AA基因型和 A等位基因频率( 55.56%,70.74%)明显高于对照组( 24.14%,3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218 4,5.309 2,均 P <0.05)。中 -重度 AR患儿 IL-33基因 rs3939286 G/A位点 AA基因型和 A等位基因频率( 73.42%,84.18%)明显高于轻度 AR患儿( 44.65%,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02 3,3.981 4,均 P <0.05)。AA基因型 AR患儿血清 IL-33水平( 303.12±41.60 pg/ml)明显高于 AG基因型( 214.38±33.15pg/ml),而 AG基因型明显高于 GG基因型( 129.06±23.78pg/ml),不同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05 4,P=0.039 4)。结论 AR患儿 IL-33和 ST2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程度有关。同时 AR患儿 IL-33基因 rs3939286 G/A位点存在多态性,不同基因型 IL-33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AA基因型 IL-33水平最高,与 AR患儿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1组,5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2组,同时选取我院50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对研究1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研究1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变化。结果:研究1组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1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以用于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6.
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在社区实施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指标,并检测其动态血压指标。比较实施前、后动态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检测、遵医用药卫生行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躯体感觉、认识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状态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高血压的总有效率为87.5%。实施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SBP load及DBP load均有明显的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行为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7.
287例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检索1994~2009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287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特点: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6倍;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生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有226例,占78.75%;首次用药发生者有269例,占93.73%,提示不良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应重视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我科19例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9例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生置管变异和穿刺路经的相关性,发生置管变异后对临床的影响。结果我科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发生率为2.66%,多发生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对临床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对临床有一定影响,穿刺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影像学检查以确诊,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专家咨询及文献查阅构建出符合我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2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比重。从而判断出评价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判断系数为0.86,熟悉程度为0.94;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34和0.73,专家咨询的结果可信。结论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方法对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临床可信度较高,可以成为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O3)关节腔注射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8例。A组给予35μg/mlO315ml关节腔注射,每周注射1次;B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2次/d,每次3粒(500mg×3);C组联合应用O3和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剂量及用法同A组、B组;以上三组分别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将C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三项评价指标分别与同时点的A组、B组的相应指标做比较。结果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ROM、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C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均低于同时点的A组、B组(P<0.05),C组的Lysholm功能评分在治疗后8周、12周均优于同时点的A组、B组(P<0.05),而在ROM的改善上,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医用臭氧、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