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15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91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复苏法对失血性休克孕兔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妊娠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传统输液复苏法(PNL组)及限制性输液复苏法(PLH组),每组10只.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设计分为休克期(0~30 min),院前复苏期(30~90 min)及院内复苏期(90~180 min).休克期:两组孕兔均接受颈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为40~45 mm Hg(1 mm Hg=0.133 kPa).院前复苏期:剪开两组孕兔孕囊血管放血,复制活动性出血模型,然后PNL组和PLH组孕兔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及自身血复苏至MAP为80、60 mm Hg.院内复苏期:两组孕兔均接受手术止血及输血、输液治疗.比较两组孕兔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TNF-α及IL-6含量的变化,记录输血、输液量及生存率.结果 (1)120 min时,PLH组孕兔呼吸、心率分别为(66±16)、(235±41)次,PNL组分别为(78±16)、(291±37)次,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H组孕兔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为(80.4±7.2)mm Hg、(8.0±4.4)cm H2O,PNL组孕兔分别为(72.5±8.2)mm Hg、(5.8±3.1)cm H2O,两组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孕兔血清TNF-α、IL-6含量休克后均升高,且在240 min时达高峰,PLH组孕兔血清TNF-α、IL-6含量分别为(105±67)、(118±51)ng/L,PNL组分别为(280±160)、(311±240)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LH组孕兔血清TNF-α、IL-6含量在480 min时已降至正常;(3)PLH组输血、输液量在院前复苏期分别为(16.0±2.2)、(39.0±5.5)ml,在院内复苏期分别为(28.0±6.7)、(90.0±7.1)ml,PNL组在院前复苏期分别为(31.0±8.2)、(85.0±7.9)ml,在院内复苏期分别为(37.5±9.4)、(140.0±24.8)m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PLH组孕兔24、72 h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0%;PNL组为8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限制性输液有利于失血性休克孕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缓解血清TNF-α、IL-6含量升高的程度,从而提高了动物生存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家庭血压监测改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降压达标的作用。方法选择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组76例,白大衣效应诊所血压监测组68例。随访前洗脱期1周,确认白大衣效应,每月随访1次,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或联合氢氯噻嗪(HCTZ)治疗;观察随访前、后家庭血压监测和诊所血压监测值的差异比值、达标情况,随访期1年。结果(1)家庭血压监测组洗脱期后与随访期后血压的比较提示比值增大,(P〈0.05),白大衣反应的差异减少。(2)家庭血压监测组≤3个月早期降压达标与诊所血压监测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3)家庭血压组≤3个月早期降压达标率为68.42%,诊所血压组为45.77%。结论家庭血压监测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有助改善家庭和诊所血压差异比值,提高早期达标比例。  相似文献   
73.
女性甲状腺功能状态与乳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女性甲状腺功能状态与乳癌的关系。方法 1992 年1 月~1998 年1 月对1 820 名无甲状腺疾病史妇女,63 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妇女和168 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妇女的乳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乳癌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乳癌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注射隆胸患者的聚丙烯酰胺清除及同期置入假体的可行性。方法12例患者,分2组。第一组:2例,局麻下行注入盐水负压抽吸术。第二组:10例,全麻下乳晕切口清除聚丙烯酰胺,并同期置入硅胶假体。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经抽吸或切开取出聚丙烯酰胺,同期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后,术前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大部分可经乳晕切口取出,同期置入硅胶乳房假体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观察三七三醇皂苷(PTS)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内环境生化指标,AngⅡ、BN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转归。结果CwH组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TNF—α、IL-1、IL-6、CRP、AngⅡ、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VVH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高度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CVVH能清除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中分子炎症介质、心脏抑制因子及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措施的认同状况,以制定有效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对策。[方法]选择13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以国内护理专家研究结果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用评分法测试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有效应对措施的认同程度。[结果]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有效应对措施的认同程度与国内相关护理研究者的建议相一致,认为有效减压措施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是工资福利、自我提升、减轻工作量,管理者对护士定期培训位于各项目的末位。[结论]应对护理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是解决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缓解工作压力应以自身提升为主导。建议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制定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9.
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在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1年8月期间收治14例妊娠合并ARF患者,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14例病人中4例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7例采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3例采用HD CVVH治疗;14例中有1例曾行血浆置换治疗;12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死亡率为16.67%。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方法,疗效较好;合并多脏器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间歇性血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0.
阴道助产掌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阴道助产掌及其操作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阴道助产掌,并对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30例, 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出口产钳助产的50例、胎头吸引助产的26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道助产掌与自然分娩及其他阴道助产方法对母儿损伤的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产后24h出血量及软产道损伤例数较出口产钳组显著减少(均P〈0.05),而与胎头吸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出口产钳组及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助产母儿并发症少、安全,可作为除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外的另一阴道助产技术选择。[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