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1篇 |
内科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74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48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女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138例住院自然初次分娩产妇,随机分成2组。训练组68例于产后进行6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7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分别于产后6周及12周随访,通过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尿垫试验,评价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尿失禁的影响。结果在产后6周时2组的尿失禁发生率无差异,产后12周时训练组尿失禁发生率降低,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提高盆底肌力和减少女性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初步探讨SPECT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生存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均行SPECT检查,根据患侧股骨头/干比值分为A,B2组。A组43例,患侧股骨头/干比值〉2.10,B组37例,患侧股骨头/干比值≤2.10。均行闭合复位中空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2组的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组失访3例,2年股骨头生存率为88.4%,股骨头坏死5例(坏死率为12.0%);B组失访2例,2年股骨头生存率为67.6%,股骨头坏死12例(坏死率为33.3%);2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后术前早期行SPCET检查对选择治疗方式和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坏死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植入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中的抗瘢痕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28眼,每只兔双眼均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随机选取1眼,将4mm×12mm生物羊膜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实验组),另一只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结膜、角膜、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并于术后10、20d分别处死4、10只白兔取眼球手术区组织HE染色,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0d实验组12只眼(85.2%)见弥散的滤过泡,对照组9只眼(64.3%)见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d,实验组8只眼(80.0%)有滤过泡,对照组2只眼(20.0%)有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20d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20d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生物羊膜在兔眼NPTS中有抗瘢痕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4.
米托蒽醌与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和柔红霉素(rubomycin,DNR)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用随机研究的方法将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MIT方案组(30例)和DNR方案组(28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IT组与DNR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0%、53.6%,1疗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42.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IT组患者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Ⅳ度)的发生率80.O%高于DNR组的57.1%(P〈0.05),骨髓抑制期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率30.O%、16.7%亦高于DNR组的10.7%、3.6%(P〈O.05)。DNR组脱发的发生率46.4%明显低于MIT组的66.7%(P〈O.01),且程度较低。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MI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优于DNR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MIT方案组相比,DNR方案组的毒副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结合脐血血气,探讨不同类型胎心监护图形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68例胎心监护图形为不良图形(早期减速、晚期减速、轻度变异减速、重度变异减速、轻度心动过速)的新生儿(观察组)和20例胎心监护正常图形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血气测其pH、BE、PCO2、PO2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H、BE、PCO2、PO2等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重度变异减速者及晚期减速者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轻度心动过速、轻度变异减速、早期减速者的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监护不良图形中重度变异减速与晚期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减速、轻度心动过速及轻度变异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7.
撤泵后不同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及缓解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撤除胰岛素泵后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由此获得缓解期的长短.方法 选择空腹血糖(阳G)≥10.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0%的新诊断T2DM患者200例,经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分为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口服药物及口服药物3组,观察各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随访3年,观察各组停药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缓解期)及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 200例患者CSII治疗(6.42±3.15)d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未见严重低血糖反应.血糖达标时胰岛素剂量(32.03±8.67)u/d.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较治疗前升高(P<0.01).撤除CSII后不同治疗方式对Homa β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由此诱导的缓解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伴有高血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迅速达标,并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在解除"高糖毒性"血糖迅速达标后,部分患者获得的缓解期长短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白英水提物(extracts of solanun lyratum thumb,ESL)对肺癌SPC-A-1细胞凋亡及基因bcl-xl、bid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法制备ESL,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白英处理组。白英处理组加入ESL,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0和50.0 mg.mL-1;正常对照组的培养细胞不加药物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细胞中bcl-xl、bid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英处理组SPC-A-1细胞增殖有显著性下降,细胞凋亡显著性增多(P<0.05);bcl-xl mRNA和Bcl-xl蛋白表达降低、bid mR-NA和Bid蛋白表达升高(P<0.05),并随ES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结论 ESL能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上调bcl-xl基因表达,下调bid基因表达,且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这可能是白英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考察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动态吸附分离法确定分离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质量分数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HPD 400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分离肿节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肿节风总黄酮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 g/mL,肿节风总黄酮最大吸附量为9.5 m g/mL,吸附体积流量为2.5 mL/m in,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柱体积,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结论采用HPD 40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肿节风总黄酮简便有效,总黄酮回收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重组质粒pEGFP-N2/Pim-3转染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胰腺AR4-2J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5 μg/mL LPS处理组),C组(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5 μg/mL LPS处理组),D组(重组质粒pEGFP-N2/Pim-3转染+5 ?滋g/mL LPS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处理0?6?12?24 h后分别提取各组总RNA及蛋白,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im-3?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处理24 h,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A组 (7.85 ± 1.14)%?B组 (53.13 ± 5.73)%? C组 (51.76 ± 5.17)%?D组 (21.13 ± 4.15)%,D组细胞相对B?C组凋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组Pim-3表达与A?B?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处理12 h后 B?C?D组ICAM-1高表达,24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处理6 h后,B?C?D组Occludin高表达,12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丝/苏氨酸激酶Pim-3能够抑制胰腺细胞炎症反应和胰腺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闭锁蛋白和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