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是一种与胶原纤维相关的蛋白聚糖,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DCN可通过多种途经发挥抗纤维化、抗肿瘤等作用,DCN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应用已成为热点。近年来对DCN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热激蛋白70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的高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激蛋白70(HSP70)高表达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0只6月龄健康兔,随机分为3组,均通过动脉内膜损伤术加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后一组给以高脂饮食(对照组,C组),另一组给以高脂饮食加普伐他汀(普伐他汀1组,P1组),第三组术后2月内仅给以高脂饮食,第3个月起加普伐他汀(普伐他汀2组,P2组)。三组均通过超声检测斑块形成情况,测量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饲养4个月后处死,取易损斑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斑块内HSP70高表达情况。结果兔腹主动脉IMT在三组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厚,但增厚程度不一,术后4个月后P1组、P2组明显小于C组(P<0.01);易损斑块主要见于C组和P2组;HSP70高表达阳性细胞在C组主要集中在纤维帽区与肩部区(P<0.01);普伐他汀干预后,HSP70高表达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肩部区(P<0.01),且纤维帽区HSP70高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HSP70在斑块肩部区、纤维帽区过度表达可导致炎症反应,降低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长期睡眠剥夺对小鼠肝组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系统的影响。方法2月龄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利用睡眠剥夺仪每天剥夺睡眠20 h,每周剥夺6 d,连续10周。正常对照组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自由睡眠10周。每周测量一次体重,10周后进行小鼠体成分测定,并采集血液、肝脏和脂肪组织样本,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肝组织AMPKα、SIRT1、PGC-1α及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 CoA carbosylase 1,ACC1)表达水平。结果建模结束后,睡眠剥夺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F=10.955,P=0.006),且从第6周末开始,睡眠剥夺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F=8.535,P=0.012),并且睡眠剥夺组小鼠体脂量[(14.58±1.70)%]高于对照组[(11.24±1.64)%](t=4.007,P=0.001),血清褪黑素浓度[(2.33±0.53)ng/ml]低于对照组[(2.87±0.23)ng/ml](t=2.643,P=0.019),AMPK通路中的AMPKα(t=7.134,P<0.001)、SIRT1(t=7.531,P<0.001)、PGC-1α(t=11.537,P<0.001)表达水平降低,AMPK/SIRT1/PGC-1α通路下调。而SREBP-1C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6,P=0.001)。同时睡眠剥夺小鼠脂肪组织中FAS(t=-4.375,P=0.001)、ACC1表达水平均升高(t=-4.072,P=0.001)。结论长期睡眠剥夺可致褪黑素受体介导的AMPK/SIRT1/PGC-1α通路抑制,并且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引起能量代谢特别是脂代谢稳态失调和体脂增加。  相似文献   
10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大多是年轻女性,病程较难预测,常常是病情缓解和病情活动交替出现。临床上,SLE合并骨质疏松并不少见,其病理机制复杂,尚无确切定论。骨质疏松也是SLE疾病的并发症之一,但并非单纯由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原因导致。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骨密度减低与疾病活动和病情进展有关,疾病相关炎症反应、代谢、内分泌、自身抗体、遗传因素及药物影响均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本文对SLE相关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Bufalin is a natural anti-inflammatory small molecule. Give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effect of bufalin on cancer in vitro, but in vivo research is still lacking. A murine bone cancer model was used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pain sensitive test on mice with bone cancer, by nocifensive behavior, mechanical allodynia, and thermal hyperalgesia. Serum levels of bone loss markers with bufalin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by ELISA. Expressions of osteoprotegerin (OPG) and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 were analyzed in bufalin-treated mice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Cannabinoid 2 receptor (CB2) inverse agonist AM630 was administrated to mice with bone cancer together with bufalin. Bufalin relieved cancer-induced pain and bone destruction in the murine bone cancer model. Serum levels of bone loss markers after bufalin treatment were reduced. Bufalin upregulated OPG and downregulated RANKL. The CB2 receptor inverse agonist, AM630, reduced the pain relief of bufalin treatment in the mouse bone cancer model.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bufalin relieves cancer-induced pain and bone destruction, which is mediated through the CB2 receptor.

  相似文献   
106.
小儿阑尾炎有其发病特点,因不能或说不清腹痛部位,查体不合作等因素易导致误诊,增加死亡率。作者总结经验重视查体时小儿的反应,反复检查,结合化验,B超,必要时腹穿,与相关疾病鉴别,提高诊断正确率。采用手术治疗,对婴幼儿及异位阑尾炎手术治疗应放宽适应症,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详尽了解嗅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手术入路中嗅神经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15例(30侧)颅骨干标本,进行筛板区域的观察和测量.15例(30侧)尸头,对嗅球、嗅束及嗅三角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拍照.结果 筛孔分布在前颅底中线两侧长为(19.77±1.23)mm,中点处宽为(3.15±0.45)mm的蝶形陷凹内;...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320名毕业护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与参加工作后专业理论水平、技术操作水平、护士长任职情况、发表交流科技论文及专业工作能力综合评价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与参加工作后的业务水平、专业工作能力呈极明显的正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在当前的中等护理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护生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改革的关键应根据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需要调整培养目标,改革的重点是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9.
中风是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2年有大约550万人死于中风,2002年中风是美国第三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每53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3.1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中风。除死亡之外,中风带来的最大负担是长期而严重的身体和精神残疾。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中风发生后有效的治疗仍十分有限,因此寻找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0.
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对心电图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随诊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行心电图检查,测量其最大P波(Pmax)时间.最小P波(Pmin)时限及P波离散度(Pdis)。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Pmax无明显变化,Pmin增大,Pdis缩小,而对照组Pmax、Pmin及Pdis无明显变化。两组间P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Pd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胺碘酮使Pds缩小可能是其有效预防房颤复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