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其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对某院产科12起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改进护理管理,使12起护理投诉得到顺利解决,护理纠纷大大减少。结论:分析产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管理对策,可有效的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2.
卫琪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608-1613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早期24 h动态血各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在病人入院时测量25-羟维生素D[25(OH)D]。使用美国DMS-ABP型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入院时、术后1周及术后4周的24 h动态血压各指标。结果26例病人25(OH)D正常,21例病人25(OH)D不足,33例病人25(OH)D缺乏。白细胞计数水平为缺乏组病人高于其余2组病人(P < 0.05),CRP水平为正常组病人低于其他两组(P < 0.05)。对入院时、术后1周及术后4周的24 h动态血压组内比较显示,3组病人的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4个指标在3个时间点的24 h动态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除上述4个指标外24hSBP在3个时间点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其余各指标在3个时间点的24h动态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组间比较显示,25(OH)D缺乏组病人各时间点的24 h动态血压各指标均高于25(OH)D正常组病人(P < 0.05)。入院时25(OH)D水平与入院时、术后1周、术后4周的24 h动态血压指标均呈现负相关(P < 0.05~P < 0.01)。结论维生素D与PCI术后24 h动态血压各指标变化具有相关性。入院时常规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PCI术后血压调节,维持24 h动态血压平衡。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青少年LDH患者82例,其中40例(A组)采用PELD治疗,42例(B组)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咬骨体积,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咬骨体积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A组为92.50%(37/40),B组为90.48%(3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B组为7.1%(3/4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ELD可取得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相近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出血量,减少骨性结构破坏,缩短患者术后卧床及康复时间,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青少年LDH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冠心通3粒/次,3次/d)和对照组(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IL-6,TNF-α,EMPs,vWF含量变化.结果:心电图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93.3%,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IL-6,TNF-α,EMPs,vWF治疗后均下降明显,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IL-6,TNF-α,EMPs,vWF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定位识别隐蔽部位鼻出血点及微创止血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6例隐蔽部位鼻出血患者内镜下诊治过程。结果:76例患者鼻出血点明确,其中鼻上部52例(68.4%):a.嗅裂中隔部42例(55.3%);②中鼻道中、后段6例(7.9%);③中鼻道前段4例(5.3%),鼻下部24例(31.6%):a.下鼻道后穹窿13例(17.1%);b.下鼻道外、下壁9例(11.8%);c.下鼻道前端2例(2.6%),双极电凝止血37例(48.7%)、射频止血28例(36.8%)、局部碘仿纱条定位填塞9例(11.8%),一次止血成功71例(93.4%)、两次止血成功5例(6.6%),电话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在鼻内镜下以中鼻甲下缘为界将鼻腔分为上、下两部,采用分部按序逐步定位的方法,可以避免盲目操作,从而快速准确定位出血点,以达到微创、可靠的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36.
张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5):676-677,680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低频脉冲电治疗和穴位按摩,观察干预后2组患者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碘海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998年以来某医院使用碘海醇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结果:2例病人在使用碘海醇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2例病人因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避免了过敏反应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加逍遥散,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血清病毒载量、肝脏硬度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3个月后HBV-DNA转阴率观察组仍高于对照组,FS值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FS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CHB患者的临床证候,促进HBV-DNA阴转,降低肝脏硬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中药辅助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6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康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 59%,较对照组的77. 36%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2组Harris系统中疼痛、畸形、活动度评分及观察组功能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对照组及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 43%、24. 07%,术后6个月分别为28. 30%、48. 15%,与术前比较,术后3、6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骨折不愈及骨塌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讨论:活血化瘀中药辅助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策略联合RASS评分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74例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EGDS组和对照组。EGDS组中36例病人采用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为主导的镇静药物实施EGDS策略;对照组中38例以咪达唑仑注射液为主导镇静药物实施常规镇静策略,镇静目标为维持RASS评分-2~1分,比较2组病人12 h内浅镇静的达标率和镇静治疗后第30 min及第1 h病人处于浅镇静状态的比例;比较2组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结果持续镇静12 h,2组病人处于浅镇静、深镇静和烦躁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镇静治疗30 min时EGDS组浅镇静病人占全部浅镇静的比例为54.55%,高于对照组的13.33%(P < 0.05);在镇静治疗1 h时EGDS组浅镇静病人占全部浅镇静的比例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33.33%(P < 0.05)。用药前,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病人呼吸频率和心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EGDS组(P < 0.05)。2组用药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 < 0.01)。结论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联合RASS评分相对安全、可行,较常规镇静策略能更有效使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达到早期浅镇静目标,舒适度高,安静配合,对生命体征干预少,安全有效,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