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676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0篇
  5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海东  王弋平 《海南医学》2006,17(12):119-120
目的 为了摸清海南省普外科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对全省25间医院普外科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时,详细记录了抽查病案抗生素的使用情况,25间医院中,三甲医院5家,二级医院20家,共抽查普外科在架病历及归档病历258份.结果 254例使用了抗生素,占98.5%,而未使用抗生素的4个病例,1例系烧伤入院后立即转院,1例系胆囊息肉病人因糖尿病停做手术而出院,还有2例系甲瘤病人,尚未做手术.而已做手术并记录完整的207例病例,全部使用了抗生素.207例已手术病人,3例属于治疗使用抗生素,204例为预防使用抗生素,204例中,男133例,女71例;年龄范围3月~88岁:204例中,以2种或3种抗菌素联合应用最多,共151例,占74.0%,用药时间以4-7天居多,共125例,占61.3%,应用抗菌药物共35种,5648例次.各类抗菌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抗厌氧菌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使用最多.应用频率排在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甲硝唑,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及氧氟沙星.手术开始前20~30min给预防使用抗生素者7例,占3.43%.术前1-6天患者无使用抗生素指徵而使用抗生素做为预防使用的13例,占6.37%.无特殊要求使用100ml做溶媒,而在20~30rain滴完的51例,占25.0%.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贵在合理,但我省普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现在:1)适应征掌握不严.2)选择预防用抗生素针对性不强.3)用药时机及方法不对.4)使用抗生素的随意性太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涉及多学科的合作,而领导的重视,医师水平的提高,对药物回扣的遏制,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在大容量机械通气诱导的大白鼠肺损伤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大白鼠在接受4h大容量机械通气时,治疗组(8只)静脉给予PTX,对照组(15只)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比较通气前后气道灌洗液中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血小板活性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肺组织湿干重量比。结果气道灌洗液中TXB2治疗组通气前为(17±4)ng/L,通气后为(13±1)ng/L,对照组通气前为(15±2)ng/L,通气后为(21±2)ng/L,两组通气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治疗组通气前为(39±19)ng/L,通气后为(245±76)ng/L,对照组通气前为(29±16)ng/L通气后为(620±112)ng/L,两组通气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F两组通气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肺组织MPO为(0.6±0.1)OD/g,对照组为(1.4±0.7)OD/g(P<0.01);治疗组肺组织湿干重量比为(6.3±0.3)g/g,对照组为(7.3±0.4)g/g(P<0.01)。结论PTX在抑制大容量机械通气诱导大白鼠肺损伤的炎性反应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正>在ICU有20%~30%的患者有意或无意地拔除治疗或监测管道,给治疗带来严重干扰,故对危重患者合理使用约束带十分必要。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手约束垫,并应用于ICU烦躁不安、意识不清、不合作等患者,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作与使用1.1设计方案在圆角长方体形、海绵质的约束垫上固定两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7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AACD-CPR组(38例)和STD-CPR组(37例),给予入组患者置入气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辅助通气,监测一般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需要给予患者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结果 (1)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标:复苏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氧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时及复苏成功30 min,两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v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OSC及ROSC 30 min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氧合指标变化趋势:复苏前至复苏成功30 min,两组SpO_2、p H、PaO_2、ScvO_2均呈上升趋势,Lac、PaCO_2呈下降趋势;AACD-CPR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cvO_2变化趋势明显。结论腹部提压CPR复苏效果较好,ScvO_2可能是一个简便快捷的反映复苏过程中氧供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多发于老年人〔1,2〕,老年CHF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并且因体力、社会活动及身体症状受到限制,而导致生活质量(QOL)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护理质量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QOL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CHF患者情绪和QOL的改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  相似文献   
26.
武汉市有高校69所,在校大学生180万人,高校规模和人数在全国排名第3位。随着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性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武汉市大学生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以便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和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对武汉市44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发生感染与预后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为腹部创伤后感染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诊治的腹部外伤患者200例,在入院时行SIRS评分及检测血清CRP及PCT,综合干预治疗,观察创伤后感染及预后。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创伤后感染者42例,感染率为21.00%;创伤后感染患者SIRS评分、血清CRP及PCT高于无感染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创伤后感染率、病死率、SIRS评分、CRP、PCT等指标间两两比较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部创伤患者创伤后感染率及病死率高,SIRS评分、血清CRP及PCT升高患者创伤后感染及病死风险性显著增高,以上指标对创伤后感染及预后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筛查及前瞻性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吸入性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住院的3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予以吞咽障碍前瞻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吞咽障碍53例,检出率为32.72%,观察组吞咽障碍87例,检出率为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吸入性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13.58%,观察组吸入性肺部感染6例,感染率为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占63.46%,革兰阳性菌17株占32.69%;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66.0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氧合指数、胸片阴影缩小≥50%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筛查能提高吞咽障碍检出率,结合吞咽障碍前瞻性干预能够降低吸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将其分为定位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病理检查结果(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定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及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VATS切除SPN中使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与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每组34例。根治组患者采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保乳组患者采用早期保乳手术治疗。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165.5±2.6)min、出血量(260.5±20.5)ml、切口长度(4.5士1.2)cm、住院时间(9.3±2.2)d,均低于根治组患者的(185.6士4.5)min、(284.6±30.5)ml、(15.3±2.8)cm和(13.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美容的优良率88.2%高于根治组患者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的情感状况(17.5±1.5)分、生理状况(18.8±1.5)分、功能状况(18.6士1.5)分、附加条目(21.6±1.3)分和生活质量总分(96.5±4.6)分,均高于根治组患者的(14.0±1.5)分、(14.5±1.6)分、(12.4±1.6)分、(17.5±1.2)分和(77.8±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为5.9%,根治组患者为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更理想的手术指标和恢复速度,提高了美观度与生活质量,且近期复发率相当,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