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硅胶、ODS、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吡嗪类生物碱。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1D NMR、2D NMR、UV、IR、MS等)鉴定结构分别为hyperectpyrazin A (1)、1′S-(6-methylpyrazin-2-yl)-ethane-1′,2′-diol (2)、2-hydroxymethyl-6-methylpyrazin (3)和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4)。化合物1为1个新的吡嗪类生物碱,化合物2~4为首次从角茴香中分离得到,并首次通过Mo2(OAc)4诱导的CD谱确定了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模型和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化合物1~4进行体外活性评价,其中化合物2和4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50μmol·L-1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44.40%和43.99%。  相似文献   
22.
《中国药房》2019,(20):2839-284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半枝莲饮片中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等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XDB-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80∶20,V/V)-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SPSS 20.0、SIMCA-P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31~1.446μg(r=0.999 0)、0.031~0.345μg(r=0.999 7)、0.005~0.055μg(r=0.999 2)、0.024~0.268μg(r=0.999 2);定量限分别为1.178 8、0.602 9、0.744 1、1.079 1 ng,检测限分别为0.353 6、0.106 1、0.223 2、0.323 7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8%~100.56%(RSD=0.44%,n=6)、91.01%~96.81%(RSD=2.43%,n=6)、91.44%~97.34%(RSD=2.59%,n=6)、96.21%~99.26%(RSD=1.23%,n=6)。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是影响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573%(>80%);S14-3样品综合评分最高,整体质量相对较好,S14-2、S14-1次之,这3批样品均系半枝莲种植基地药材加工产品,质量稳定。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半枝莲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可为半枝莲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中国药房》2019,(20):2752-2757
目的:制备一种包载盐酸阿霉素(DOX)的磁性热敏脂质体(MTSL),考察其理化性质、磁效应和光热效应,为肿瘤的化疗及光热/光动力治疗提供基础。方法:以DOX为模型药物,以纳米二氧化钛-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TiO_2@Fe_3O_4)作为光敏剂和磁性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DOX-TiO_2@Fe_3O_4-MTSL。观察该脂质体的形态和分散性、粒径及Zeta电位,采用超滤-离心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其包封率;采用磁强针考察其顺磁性。与DOX溶液比较,采用透析法考察该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并比较在不同温度(37、43℃)下的释放曲线。采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考察该脂质体的光热转换效应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结果:制备的DOX-TiO_2@Fe_3O_4-MTSL为棕黑色,水分散性好;电镜下呈类圆球形,大小较均匀;平均粒径为250.6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07,Zeta电位为(-7.76±3.41)mV;包封率为(92.3±3.2)%;在外加磁场下可定向移动,具有明显的顺磁性。与DOX溶液比较,该脂质体释药速度较慢,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与37℃条件比较,该脂质体在43℃条件下的释药速度明显加快。随激光(808 nm)照射时间的增加,该脂质体的温度持续升高,具有明显的光热转换效应,并可使MCF-7细胞中ROS的产生明显增加。结论:成功制备了DOX-TiO_2@Fe_3O_4-MTSL,其外观形态均匀、理化性质良好;具有明显的顺磁性、缓释作用和光热转换性能,能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增加MCF-7细胞中ROS的含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多药耐药(MDR)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培养HepG2/ADM细胞,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10、20、40 mol/L)处理该细胞24、48、72 h.采用CCK-8试剂检测姜黄索对HepG2/ADM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123)的浓度和阿霉素(ADM)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dr-1 mRNA的水平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糖蛋白(pg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相比,姜黄素对HepG2/AD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更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内Rh123的外排(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姜黄素对HepG2/ADM细胞内的mdr-1 mRNA和P-gp水平更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多药耐药HepG2/ADM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和MDR密切相关的mdr-1基因及其编码的P-g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海藻-昆布"治疗甲状腺结节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海藻、昆布的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标准化;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甲状腺结节相关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通过R语言和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结果: 筛选后得到海藻、昆布共11个活性成分,194个相关靶点,核心靶点有AKT1、IL-6、VEGFA、CASP3等;GO分析得到129个相关过程,KEGG分析得到15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 "海藻-昆布"治疗甲状腺结节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海藻-昆布"的临床应用以及甲状腺相关疾病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应用数学模型研究"九蒸九制"何首乌色泽与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薄层扫描仪采集图像,将采集的图像依次通过MATLAB R2018软件进行程序代码分析,使RGB色空间模型转化为HSI色空间模型,计算得到H、S、I粉末色度值,HPLC法测定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采用SPSS 24.0进行粉末色度值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多维标度分析比较不同蒸制程度何首乌样品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何首乌生品饮片粉末为黄白色,制后颜色加深,且随炮制时间延长,颜色逐渐由黄白色变为棕褐色,与生品相比其色度值H、I降低,S升高,颜色加深,说明色度值能够表征炮制程度,多维标度差异性分析发现,生品与炮制品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差异性较大,其中一蒸一制到二蒸二制时变化明显。经相关性分析,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与色度值H、I呈正相关,与S呈负相关,游离蒽醌与色度值H、I呈负相关,与S呈正相关,建立的6个回归模型P值均小于0.05,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定量模型可用于分析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对色度值的影响程度,在84.97%程度上可根据S、I色度值预测分析二苯乙烯苷含量,在64.46%程度上可根据H值预测分析结合蒽醌含量,在73.93%程度上可根据S值预测分析游离蒽醌含量。结论: 九蒸九制何首乌色泽与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值与化学成分的定量模型,可分析预测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为何首乌炮制过程中色度与化学成分的动态监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参药材主根、侧根、须根、芦头中13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_(18)(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载气流量为2.9 L·min~(-1),压力为5.5×10~5Pa,漂移管温度为107℃,增益为1。结果人参皂苷Rg_1、Re、Rf、Rh_1、Rg_2、Rb_1、Rc、Rb_2、Rb_3、Rd、F_2、Rh_4、Rg_3分别在0.90~18.04、0.93~18.50、0.77~15.40、0.30~6.02、0.30~6.05、1.80~36.00、1.31~26.26、1.37~27.40、0.30~6.05、0.52~10.33、0.30~6.12、0.30~6.02、0.30~6.02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7.1%~101.8%,RSD≤3.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13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对去卵巢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结扎法、电烙法完全摘除小鼠双侧卵巢,检测阴道涂片、脏器湿重、生化指标,Micro-CT检测股骨组织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股骨、子宫、胸腺、脾脏病理变化,对比两种不同方法对去卵巢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结扎法、电烙法均可使去卵巢小鼠连续处于动情间期,子宫、脾脏、胸腺脏器湿重降低,血清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水平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升高;小鼠股骨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矿物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Tb.BMD)、连接密度(connectivity density,Conn.D)水平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水平升高,皮质骨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Ct.BMD)、皮质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t.Th)水平降低;去卵巢小鼠胸腺皮质厚度、脾小结体积明显减小,子宫出现明显萎缩,股骨骨小梁排列紊乱,骨小梁结构变细,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结扎法、电烙法均能成功制备去卵巢小鼠模型,从制备方法上看电烙法更简便,为卵巢摘除法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盐炙对益智仁-小茴香药对对脾肾阳虚型泄泻证止泻作用的影响,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四神丸组,以及益智仁-小茴香生品及盐炙品配伍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和番泻叶复合造模法复制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脾、肾、胸腺、肾上腺、睾丸脏器指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二胺氧化酶(DAO)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血清中MTL、GAS和DAO等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异常。给予益智仁-小茴香生品及盐炙品后,上述症状和病理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盐炙品高剂量组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改善效果较好,生品高剂量组对大鼠血清MTL、GAS、DAO、D-乳酸(D-LA)水平改善效果较好。结论:益智仁-小茴香生品药对及其盐炙品药对对脾肾阳虚型泄泻均具有止泻作用,但治疗证候指标上偏重略有不同,生品药对对模型大鼠脾阳虚证候指标的调节作用较好,而盐炙品药对对肾阳虚证候指标调节作用较好;对于脾肾阳虚型泄泻证建议采用盐炙品药对入药,增强药对镇痛、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可能是盐炙影响益智仁-小茴香药对止泻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香椿子总多酚(TST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脉球囊垫扎术,缺血45 min再灌注6 h制备大鼠MIR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TSTP高剂量组(100 mg·kg-1)、TSTP低剂量组(50 mg·kg-1)、假手术组,于造模术前7 d开始灌胃给药;采用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情况,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胞浆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含量,荧光底物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活性,RT-qPCR法测定心肌凋亡死亡受体通路指标(Fas和Fas-L)、线粒体通路指标(Bax和Bcl-2)、内质网应激通路指标(GRP78和CHOP)的基因表达。结果:TSTP高、低剂量组明显缩小心肌梗死区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TSTP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可显著减少胞浆Cyt C释放量,明显降低胞浆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12活性,可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