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足癣俗称“脚气”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是皮肤癣菌、酵母样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所致[1] 。患病率极高 ,一般发生于足底和足趾间。多因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染毒而成 ,严重的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 ,药价昂贵且易复发。 2 0 0 3年 10月— 2 0 0 4年 5月 ,我们在社区服务中采用 5 %碘伏治疗脚气 3 6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趾间糜烂型足癣 ,用温开水把脚洗净擦干 ,用 5 %碘伏浸过的纱布敷于患处 ,让药液与患处充分接触。每日换药 1次 ,连续5d。轻型足癣可用棉签蘸 5 %碘伏反复擦拭患处 5d。2 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致注射部位大面积(26 cm×25 cm)红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案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患者出现的注射部位大面积红斑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因果关系为“很可能相关”(Naranjo量表评分为8分)。文献显示,该ADR可能与药品因素(辅料苯甲醇及成分氨丁三醇)、给药方式(肌肉注射)及个体差异[高龄(> 30岁)、肥胖(体质量> 70 kg)、顺产]等有关。结论 该ADR属该药新的ADR,临床应加强用药安全监测及风险识别,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青州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的方法和要求,2011年~2013年对本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共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中细菌、灭菌物品等各种样品共7601份,合格6688份,合格率为87.99%,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本市、镇和村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合格率依次为96.89%、91.48%和84.34%;5类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使用中消毒剂(99.42%),最低的是空气中细菌含量(82.26%)。结论青州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不平衡,村卫生室是今后监测重点,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83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联合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性发作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门脉高压性肠病主要包括门脉高压性小肠病变(PHE)和门脉高压性结肠病变(PHC)。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于单纯西医治疗(三联疗法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于相同西医治疗的同时辅助中医治疗。两组患者用药治疗4周,观察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测定鼻咽癌基于刚体配准的图像引导摆位校正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残余摆位误差,并据此确定计划靶区(PTV)外放。方法 23例鼻咽癌患者入组,取每例患者前10次放疗时在线采集的CBCT图像初始计划图像进行离线分析。利用自主开发的形变配准软件对CBCT图像及计划CT图像进行形变配准,并分别测量原发肿块、转移淋巴结、腮腺和颌下腺内体素的三维矢量距离,后者作为在线刚体配准后的残余误差,用于计算群体化系统和随机摆位残差,根据临床靶区外放公式:M=2.0Σ+0.7σ计算外放量。结果鼻咽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腮腺和颌下腺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70±0.59)、(1.00±0.59)、(0.60±0.54)和(0.57±0.50)mm。原发肿瘤的PTV外放至少为1.8 mm,而颈部淋巴引流区的PTV外放至少为2.4 mm。结论即使每分次放疗均进行图像引导摆位校正,鼻咽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腮腺和颌下腺仍有一定残余摆位误差,靶区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部分误差,作出合理的PTV外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脑膜瘤手术的患者血液氧合状况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膜瘤手术的患者,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每组30例.自体输血组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机进行血液收集回输;异体输血组术中采用常规异体输血.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和术毕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ERO2)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自体输血组术毕PaO2 、PvO2、SvO2均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毕氧摄取率(ERO2)低与异体输血组(P<0.05);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比较凝血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及时回收失血,维持有效循环,改善患者的血液氧合,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异体输血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不同糖代谢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2009年2月-2011年10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 336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3组,即冠心病伴糖耐量正常组(正常组)970例、冠心病伴糖耐量异常组(异常组)781例和冠心病伴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85例.对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HbA1c水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年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三酰甘油(TG)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均呈正相关(rs=0.705,0.120;P<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HbA1c、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老年性滑膜肉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0年来共收治老年性滑膜肉瘤3例.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