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2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48篇
内科学   621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222篇
外科学   407篇
综合类   2127篇
预防医学   330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898篇
  2篇
中国医学   6154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313篇
  2023年   1064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根据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对免疫性不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本病的发生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夹杂是其特点.治疗应补肾益气以治本,佐以活血化瘀清热,整体调治,调节阴阳、气血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13.
产后痹是妇人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证。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产褥期气血亏虚、复感外邪及瘀血阻络有关。在治疗上多从血痹、气血亏虚、祛邪化瘀论治。清代吴师机明确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为中医外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外治法关于治疗痹病的论述较多,但在治疗产后痹方面理论欠系统化,治疗欠规范化。本文在此概述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中医外治疗法对产后痹的治疗,以期能够促进中医外治法理论系统化和治疗规范化的进展,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产后痹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就产后痹的中医外治疗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几种常用金属对大肠埃希菌杀灭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悬液定量浸泡杀菌试验和电镜技术,在实验室进行了常用金属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观察。结果,将不同金属置于含菌悬液内浸泡作用不同时间,金属铜对大肠埃希菌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为 97%;金属银和金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 35. 6%和 30. 3%;不锈钢,金属铝、铁和锡等对细菌作用很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金属铜作用 30min的大肠埃希菌,其细胞壁出现凹凸不平,局部细胞膜有分离现象,细胞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细胞核质浓缩呈块状。结论,常用金属中以金属铜、银对细菌作用明显,作用后的细胞结构有改变,其他常用金属对细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乳腺非典型增生病动物模型,探讨非典型增生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灌服二甲基苯蒽+颈部枷具方法复制大鼠肝郁血瘀型乳腺非典型增生动物模型,并给予中药乳复汤治疗。常规染色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VD、VEGF和bFGF的表达。结果:病证模型组乳腺非典型增生率90%.较单纯造模组高.P=0.0415;中药乳复汤治疗组非典型增生率较病证模型组低.P=0.0459;随着一般增生到非典型增生程度加重,MVD计数增多,VEGF、bF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病证结合造模更适合中医动物实验要求,中药乳复汤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因为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主要皮损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1]。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才发生痤疮,另有一些病人从青春期发病一直持续到成年,长达十余年之久,形成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现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一般情况1.1男女比例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国外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成年人痤疮以女性为主,且多为持续性。Plunket等[2]人调查发现澳大利亚成年女性(13.6%)较男性(11.8%)更易患痤疮。1.2年龄分布据李利…  相似文献   
17.
刘明  张玥  陈会苓 《中医研究》2009,22(2):10-12
所谓“四畔”,是中医学对痈疽疮疡四周的描述。探究大量中医外科文献,四畔疗法是通过病灶四畔的特征,来辨识不同证候、不同疾病及其善恶顺逆的诊断方法,即着眼于纠正“四畔”的病理变化进行治疗和施药、施术于“四畔”的外治法。例如“箍围药”、“贴焙药”、“围针”治法等。这些有关“四畔”的辨证和治疗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四畔”理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Th2失衡在风寒乘虚犯肺证形成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熏烟及气管内加滴脂多糖方法复制风寒乘虚犯肺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NF-γ水平并计算INF-γ/IL-4比值.结果:风寒乘虚犯肺组大鼠血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Th1/Th2失衡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是风寒乘虚犯肺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阴阳五行之哲学思想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陈泽涛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56-857
阴阳五行学说发萌于民间的宗教信仰崇拜,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引入于中医领域的阴阳五行学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笔者试图探明阴阳五行的发源与萌芽.以便更好地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0.
单刺十七椎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单刺十七椎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单刺十七椎,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和留针5min、10min、20min、30min及起针后30min、60min、120min的VAS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针30min条件下,单刺十七椎的止痛作用持续加强,直至起针;起针50min后,针刺止痛作用衰减为接近峰值的一半。结论单独针刺十七椎,留针30min的止痛作用优于留针短于30min的止痛效果。针刺十七椎时,留针30min条件下的半衰期较短,对于痛经持续时间在1d左右或更长的患者,针刺频次以每天针刺2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