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27-929
目的:探讨中药敏咳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咳嗽敏感性(CRS)的影响,并引入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62例中医辨证为阴虚肺燥的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敏咳煎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普清(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RS的变化情况,并用LCQ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中药治疗组患者CR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CR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CQ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LCQ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敏咳煎能降低CVA患者CRS水平,改善LCQ评分,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谢福德  何霞 《中外医疗》2011,30(23):126-126,128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对248例以眩晕为主的病人的诊断、疗效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治疗机制。结果治疗组1周内总有效率79.84%,对照组总有效率43.5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7.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同,但疗程短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满足康复中心绩效评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与康复中心战略相关的绩效评价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康复中心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结论:建立康复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为绩效考评提供可借鉴的模板,有利于医院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4.
世界全球化在发展,我国经济在腾飞,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抑郁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且常见的社会问题。在普通人群中,有很多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却不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被称之为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SD)。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裂畸形患儿的颅脑MRI影像资料,对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的MRI表现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儿中双侧9例(1例为单侧2条),单侧10例,其中开唇型(II型)18条,闭唇型(I型)11条,共29条裂隙。伴发畸形:多微脑回13例;灰质异位7例;巨脑回8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1例;透明隔缺如9例;蛛网膜囊肿7例,硬膜外积液1例;同一患儿可伴多种神经元移行异常,以局限性多微脑回和局限性巨脑回多见。结论 MRI对儿童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尤其是局限性多微脑回、局限性巨脑回等畸形的诊断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苟吉玉  余松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896-1900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注射用阿魏酸钠,0.3 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三七通舒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3.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F)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均显著上升,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BI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NIHSS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BI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72例,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和结构化教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增加揿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行为诊断量表评分(康奈尔量表评分)和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各维度评分(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对立违抗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缓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8.
汪娜  赵泽宇  马国威  彭萱  陈可馨  陶勇 《重庆医学》2023,(20):3110-3114
目的 探讨合并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均合并陈旧性脑梗死),根据患者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D组,n=31)和非谵妄组(C组,n=47)。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间隔5 min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ScO2及MAP、rScO2的最低值。计算平均Dp-c(平均SpO2-平均rScO2)及最高Dp-c(平均SpO2-最低rScO2)。记录两组rScO2下降>20%或rScO2值<50%持续时间>5 min的例数。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  相似文献   
39.
万成福  毛英  赵泽宇 《重庆医学》2016,(21):2978-298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45例),试验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3d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RV)、肺总量(TLC)等肺功能指标,计算(MVV‐VE)/FEV1、MVV/FEV1、RV/TLC,并比较其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与术前1d比较,术后1、3d,对照组(MVV‐VE)/FEV1、MVV/FEV1均下降,RV/TLC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与术前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d,试验组(MVV‐VE)/FEV1、MVV/FEV1均高于对照组,RV/T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率(20.5%)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小,且术后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肌张力障碍患者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分子量小于1 000)与正常人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筛选肌张力障碍患者血清中的特征代谢物,建立肌张力障碍患者血清代谢图谱的诊断模型,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肌张力障碍发病的可能机制,为肌张力障碍的早期检测、诊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2年7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例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血清,并分别采集4例男性3例女性的正常血清,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血清中小分子的代谢谱,并对谱图的积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辨识血清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肌张力障碍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质谱磁共振图谱有明显差异,其中主成分分析模式识别法未能区分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而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式识别方法可明显区分两组,并能提供两组之间差别所对应的代谢物质.结论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肌张力障碍患者血清代谢组与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式识别法明显优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去除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提高分类效果.通过对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代谢产物异常,有望发现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