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6篇
  免费   1408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49篇
内科学   612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609篇
综合类   189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54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803篇
  4篇
中国医学   6562篇
肿瘤学   22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2.
C基因截短的HBV复制与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的复制与包装。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人工定点突变等技术构建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内及培养上清液中DNA分别进行Southem杂交,PCR及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结果 经DNA测序及酶切鉴定证实C基因截短型HBV质粒载体构建成功;C基因截短型HBV为复制缺损型,与辅助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可在细胞内及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HBV各种DNA构型;DNA定量分析提示C基因截短型HBV的包装效率较野生型HBV提高3~40倍。结论 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为复制缺损型,单独转染后不能在肝细胞内包装与复制,但在缺失包装信号ε的相应辅助病毒辅助下可有效复制并包装成子代病毒颗粒分泌到胞外,且包装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RF因子阳性及阴性RA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基因组学的差异,探询差异存在的基因表达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方法来检测上述两型患者CD4 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结果:RF因子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有55条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多与免疫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64.
放线菌素D/TNF-α诱导大鼠肝干细胞凋亡及HGF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肝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大鼠肝干细胞系WB F-344细胞进行实验,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MAPK及PI3K蛋白的表达。结果 发现TNF-α单独对WB F-344细胞无明显作用;而TNF-α对放线菌素D(ActD)致敏的WB F-344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进一步,发现TNF-α能够诱导ActD致敏的WB F-344细胞发生凋亡,在作用9h即出现细胞凋亡(13.60%),48h达高峰(51%),并且这种凋亡呈剂量效应关系。我们还发现,HGF可以明显拮抗ActD/TNF-α诱导的WB F-344细胞凋亡,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GF刺激后,磷酸化MAPK蛋白高表达,表明HGF激活了MAPK途径。我们进一步用PI3K特异的抑制剂WT阻断PI3K途径,发现HGF的抗凋亡作用被阻断;然而,用MAPK特异抑制剂U0126阻断MAPK途径后,却并不影响HGF的抗凋亡作用。结论 TNF-α能诱导ActD致敏的肝干细胞发生凋亡,而HGF则对这种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虽然HGF能够激活PI3K及MAPK 2条途径,但其抗凋亡作用是由PI3K途径传导的。  相似文献   
65.
新兵训练后功能性闭经女兵的心身症状与激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人伍女兵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HA)者与月经正常者激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某部队新人伍女兵98人接受了为期近4个月的体能训练之后,有54人出现闭经.其中闭经3个月以上者有35人(研究组)。训练后月经正常、在采血时月经周期处于第5~11天者有26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她们血清中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ACTH、T_3、T_4的水平,并用SCL-90分别评定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FHA 者血清FSH 值为4.96±1.73 mIU/ml,LH 值为2.63±1.78 mIU/ml,E_2的值为7.23±5.37 pg/ml,对照组血清相应值为10.73±2.30mIU/ml、12.31±2.15mIU/ml、41.67±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经组低于对照组。FHA 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51.4%、42.9%、48.6%、51.4%及37.1%;而对照组这5项分值大于2的比率分别为15.4%、15.4%、19.2%、21.3%及11.5%,两组间这5个因子大于2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闭经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诊断为FHA 的女兵与月经正常女兵的激素水平有差异,闭经组心身症状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6.
中药髓复康对大鼠脊髓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中药制剂髓复康对急性脊髓半横断损伤诱发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本实验选用8周龄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54只,其中48只用于制备T12胸髓右侧半横断损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髓复康组(S)和空白对照组(B)。另6只设为正常对照组(N组)。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脊髓损伤区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B组在术后3、7、15和30d四个时间点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和GFAP免疫阳性产物的OD值均明显高于N组,术后15d达高峰,各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脊髓损伤后3d,S组的GFAP免疫反应细胞数明显少于B组(P<0.05),而GFAP免疫阳性产物的OD值与B组接近。在以后的各个时间点,S组的GFAP免疫反应细胞计数和GFAP免疫阳性产物的OD值都明显低于B组(P<0.05),而高于N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髓复康能减轻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所诱发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检测和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核心蛋白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 ,PBMC)内核表达的意义 ,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 6 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并将HCV蛋白抗原定位分布情况与患者临床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对其中 2 7例患者PBMC进行HCVRNA和HCVAg的平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HCVAg(core +NS3)阳性检出率为 77 2 7% (5 1 6 6 )。结果还证实 ,HCV核心蛋白均定位于胞核内 ,且呈强表达 ;NS3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内 ,呈弱表达。当进行HCVAg在PBMC内定位情况与患者临床状况比较分析时显示 ,病情较重患者PBMC内核心蛋白表达阳性率 (35 2 9% )明显高于病情较轻者 (5 88% ) (P <0 0 0 1)。结论 HCV核心蛋白在PBMC内核表达与患者临床状况相关 ,提示其可能是丙型肝炎慢性化的一个指标 ,并可能在肝硬化和肝癌发生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测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RF、PKC蛋白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缺血模型大鼠于再灌2 h、6 h、24 h时海马神经细胞CRF、PKC蛋白表达量,CRF拮抗剂对照。结果: (1)CRF:假手术组海马区可见少量阳性细胞;模型组见大量阳性细胞,着色深,随时间延长增多。拮抗剂组阳性表达较少,着色较浅。模型组和盐水组CRF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CRF拮抗剂组(P<0.01)。(2)PKC:假手术组海马区阳性表达颗粒少,模型组和盐水组见大量阳性表达颗粒,拮抗剂组阳性表达颗粒稀疏。模型组和盐水组CRF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CRF拮抗剂组(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CRF、PKC蛋白高表达是导致海马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的重要因素;CRF蛋白激活PKC蛋白表达可能是CRF诱导缺血后神经组织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69.
采用4天抑制试验法,观察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均使原虫滋养体膜结构损伤,表现为虫体表膜、食物泡膜、限制膜、线粒体膜、内质网、核膜呈现肿胀及膜间隙增宽。有些虫体表膜、食物泡膜呈现多层螺纹膜样改变。严重病变的原虫滋养体退变崩解,结构消失,残留退变的食物泡和吞噬泡散在红细胞内。此外,还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抑制作用。试验证明,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滋养体的超微结构损伤部位和病变特征基本相同;并提示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0.
提取《新针灸学》《经络腧穴学》中穴位名称、主治病症信息,基于复杂网络建立穴-症网络,分析两者穴位数量、相互关联程度及主治规律变化,借助拓扑学数据解释变化原因,为传统针灸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具体思路和方法。共纳入《新针灸学》386穴、773种症状、形成152163个穴位配伍对,《经络腧穴学》403穴、253种症状、28755个穴位配伍对。两本教材的穴-症网络存在丰富的差异性,其所载的病症结构化程度随医学知识的更新而提升。《新针灸学》模型具有更加典型的小世界效应,或因其以病症为主要分类手段的优势体现。两本教材穴位定位与主治方面发生许多变化,学科发展、时代背景等方面是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