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的方法,以问卷形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60例TS患儿及100例非TS患儿的生活习惯、个人史、家族病史、生活环境等,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TS组与非TS组在性别、孕母先兆流产及产伤、偏食、嗜好游戏及电视、管教严厉、厌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男性)、孕母先兆流产及产伤、偏食、嗜好游戏及电视、管教严厉、厌食为TS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与血浆环核苷酸的关系及黎氏哮喘Ⅰ号方(由麻黄、桂枝、五味子、鹅管石、当归、毛冬青、五指毛桃根等组成)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黎氏哮喘Ⅰ号方治疗组(A)47例和氨茶碱对照组(B)23例,并设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C),应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cAMP(环磷酸腺苷)、cGMP(环磷酸鸟苷)水平,并在哮喘豚鼠模型上进行验证。同时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黎氏哮喘Ⅰ号方对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B两组哮喘儿童cAMP、cGMP水平均有改善,cAMP/cGMP比值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P<0.01)。动物实验表明,治疗后中药高剂量组cAMP/cGMP比值改善优于氨茶碱组(P<0.01)。黎氏哮喘Ⅰ号方连续治疗7d后,哮喘豚鼠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程度减轻,无胶原纤维增生。[结论]黎氏哮喘Ⅰ号方能提高哮喘患儿及哮喘鼠cAMP/cGMP比值,减轻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23.
复感宁方对复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属中医学"虚人外感"的范畴.本病的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机错综复杂.近年来,该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倍受重视,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且影响其发展、预后.目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研究更多集中在免疫功能异 常方面,认为复感儿免疫功能低下是起病的根本原因.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而来.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受体(SIL-2R),探讨复感儿发病的免疫机理和复感宁方的疗效机理.应用健脾祛湿的复感宁方治疗,同时检测和比较患儿与正常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受体的差异,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方法:分别以流式细胞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正常儿童22例及复感儿28例用复感宁方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SIL-2R的水平.分析三者相互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复感儿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CD8、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CD3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以复感宁方治疗后,复感儿的CD4、CD4/CD8水平上升(P<0.01),CD8、SIL-2R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CD3的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感儿的发病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异常改变有关,复感宁方能调节复感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的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复感宁方防治广州地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复感宁方(五爪龙、太子参、茯苓、薏苡仁、人参叶、芒果核、鸡内金、甘草)治疗肺脾气虚夹湿夹滞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和兼症的改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复感宁方的立法依据和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60例肺脾气虚夹湿夹滞型复感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缓解期给予中药复感宁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腺肽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总疗效和治疗前后兼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食欲不振、多汗、大便不调、面色少华等兼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感宁方对肺脾气虚兼夹湿夹滞型RRTI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多汗、面色少华等症状,在达到防治目的的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起到整体调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药治疗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检索中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临床文献报道 ,总结出临床较常见证型为肾虚肝亢型 ,治疗ADHD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依次有熟地、石菖蒲、远志、山茱萸、龙骨、牡蛎、五味子、山药、丹皮、龟板、茯苓、黄柏、枸杞 ,其为孔圣枕中丹及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可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治疗ADHD的中药复方新药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6.
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 drome,IBS)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6%~149/6的青少年有IBS的症状。我们自2003年以来,根据岭南地区儿童便秘型IBS肝郁食滞、湿热蕴结的病机特点,运用抑激Ⅱ号方治疗儿童便秘型IBS4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许双虹  郑梅芳  刘华  陈兰敏  林婷婷 《新中医》2014,46(10):140-143
目的:观察小儿喘咳液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气祛风理血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喘咳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片,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7天、4周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4周后观察血清白三烯C4(LTC4)水平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LTC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LTC4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患儿喘息复发次数及感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咳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减少LTC4的生成或拮抗白三烯受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28.
小儿久咳是指间断咳嗽2周以上,临床上表现为咳嗽迁延不止,干咳、少痰或痰多,咽痒,严重者影响睡眠。2004年4月-2006年4月,笔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小儿久咳症10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9.
李丹  李宜瑞 《新中医》2010,(7):56-57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汤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滋肾调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泰必利治疗。引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进行评估。结果:2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综合抽动、抽动总分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半年,2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综合抽动、抽动总分的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各指标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滋肾调肝汤能明显改善患儿运动抽动、发声抽动的症状,减少抽动综合损害,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异功散早期干预下支气管哮喘模型幼鼠血清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肺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表达的变化,探索异功散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BALB/c雌性幼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异功散)和益生菌组(酪酸梭菌),以鸡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哮喘幼鼠模型后,检测其血清SCFAs含量及肺组织GPR4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FAs中乙酸浓度升高,丙酸、丁酸浓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GPR43表达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益生菌组血清SCFAs中乙酸浓度升高、丁酸浓度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清乙酸相对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丙酸浓度及丙酸相对比值均显著下降(均P<0.05)。中药组肺组织GPR43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幼鼠血清乙酸浓度及肺组织GPR43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异功散的早期干预可能影响了哮喘幼鼠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