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两种目前已发现的化学溶石剂对兔膀胱的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24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建立膀胱造瘘及导尿通路,经过通路分别灌注生理盐水、EDTA-2Na、S1,48h后处死动物立即取出动物膀胱于相同部位取材两处行常规病理切片,观察黏膜病理损伤情况,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结果.结果 灌注48 h后,对照组无明显损伤,溶液Sl组可见轻微损伤现象,较生理盐水严重(P<0.05),EDTA-2Na对黏膜损伤较为明显,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溶液S1膀胱灌注对动物黏膜损伤较为轻微,可望成为临床应用的泌尿系统化学溶石剂.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吸入2%~3%七氟烷,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5μg·kg-1·min-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和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记录患儿清醒时(T1),拔喉罩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躁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T1~T4时地佐辛组MAP降低,HR减慢(均P<0.05)。地佐辛组躁动发生率为17%(5/30),低于对照组[60%(18/30)],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患儿少于对照组(0例vs.15例),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0.1 mg·kg-1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对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中的意义。  方法 我院自2005年至2013年开展TEP手术272例,术中将腹膜外耻骨肌孔区域分为初始空间、耻骨空间、髂窝空间和髂血管空间4个空间,依次解剖分离4个空间,在空间内安全操作。  结果 术中寻求相应解剖标志分别界定4个空间,最终融合为一个大范围空间。所有病例均应用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技术指导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8 min(28~60 min),术后住院时间5 d(3~8 d)。术后随访2~60个月,其中2例出现阴囊血肿经抽吸后治愈,无疝复发病例,无切口及补片感染,无慢性疼痛、睾丸萎缩、射精痛等并发症发生,无疝复发。  结论 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技术可以缩短TEP手术的学习曲线,加深对其复杂的耻骨肌孔及其后方解剖结构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在人体标本上利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行经口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择区清扫术的解剖路径、手术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寻找一种既能满足美容和心理需求,又能减少手术创伤且便于临床应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方法 选取6具冻存新鲜尸体,分组进行不同径路的经口腔trocar安置实验:经口腔前庭,经舌下区,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根据实验选择最佳径路,在另外6具尸体上行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实验.结果 trocar安置实验中,经口腔前庭组出现大范围黏膜、皮下组织撕裂,气密性遭破坏;经舌下区组因空间过小,无法安装其余操作用trocar;而经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组未见明显腺体、血管、神经损伤.采用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入路方案,成功进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并对颈Ⅲ、Ⅳ、Ⅵ、Ⅶ区淋巴结行清扫术,未造成明显副损伤.结论 经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方案是经口内镜甲状腺切除术较合理的布局方案,经此入路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择区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套扎组85例和对照组51例,套扎组进行内镜下套扎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套扎组85例均成功套扎。套扎组的有效率为97.6%(8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的再出血率为18.8%(16/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再出血,可以作为治疗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4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观察记录小脑蚓部最大切面的有效率;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缺失的筛查率。结果:三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75.21%;二维超声筛查率为0.41%,三维超声筛查率3.18%,P<0.05。结论:通过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能够获得小脑正中矢状切面的完整图像,及时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做出正确的筛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应用舒芬太尼在小儿骨科手术后进行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小儿骨科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其镇痛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应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100例,应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采用数字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不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小儿骨科手术后进行静脉镇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061-2062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50例,入组患者住院后根据肿瘤性质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RI-DWI检查,分析MRI-DW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率。本组宫颈癌患者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0.89±0.05)×10-3mm2/s,DWI及ADC序列亦可清晰显示宫颈癌结合带破坏与否。因宫旁浸润与原发灶同源,DWI亦呈不均稍高信号;淋巴结的转移除见其肿大外,DWI呈稍高或高信号;MRI-DWI诊断宫颈癌准确度明显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9±0.05)×10-3mm2/s、(1.26±0.1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宫颈癌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指导诊断及治疗,应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应用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应用PICC置管行静脉输液74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并发症,总结防护对策.结果 74例患儿均置管成功,置管后发生静脉炎5例、血栓性堵管2例、败血症1例、导管漂移2例,发生率分别为6.8%、2.7%、1.4%、2.7%,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为1~85 d,平均留置12.3d,95.9%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 成熟的PICC置管技术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0.
Ⅱb型高血脂症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Ⅱb型高血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101例Ⅱb型高血脂症患者和150健康体检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同时检测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Ⅱb型高血脂症组TC、TG、LDL-C、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Ⅱb型高血脂症组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7,P=0.01)。携带CT、TT基因型个体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2.4倍(95%CI:1.2161~4.68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Ⅱb型高血脂症发病风险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