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6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82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观察伤科推拿手法配合汤药薰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伤科推拿手法和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汤药薰洗肩关节。治疗3周后从关节疼痛、功能活动等方面评定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推拿手法配合汤药薰洗治疗较单纯伤科推拿手法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手术方法进行乳腺癌手术,缝合伤口后,对试验组患者使用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治疗术后感染,而对照组则使用纱布填塞引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治愈,治愈率均达100.0%,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方法的治愈时间约为5d,而纱布填塞引流约为12d;在治疗过程中,前者换药次数为4次,后者为18次。结论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和纱布填塞引流两种方式处理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比纱布填塞引流要节约治疗时间、换药次数更少、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不同换药频率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感染的影响,寻找混合痔术后创面最佳处理方法,以促进创口愈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混合痔手术患者51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4例,每天换药1次,B组263例,每天换药2次;对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感染率进行比较,对其局部疼痛及水肿进行评价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8例,感染率为3.15%,高于B组的1.14%;A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水肿评分分别为(3.06±0.21)分和(1.95±0.10)分,高于B组的(1.35±0.11)分和(0.16±0.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每天2次换药可以有效减少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换药频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中心体蛋白55(CEP55)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揭示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TCGA-LIHC数据库分析CEP55在HCC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纳入185例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完成了肝切除术的HCC患者,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0cm)制作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CEP55蛋白表达,分析CEP55表达与HC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分析CEP55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基于TCGA-LIHC数据库,418例肝癌组织中CEP55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根据每组CEP55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与LIHC队列中的低表达组相比,CEP55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Log-Rank检验,P<0.05).CEP5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血管有无浸润、肿瘤直径、BCLC分期、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AFP水平有关(P<0.05).随访5年,CEP55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5年OS分别为64.9%(63/97)、84.0%(74/88)(Log-Rankχ2=10.192,P=0.001);5年PFS分别为54.6%(53/97)、69.3%(61/88)(Log-Rankχ2=5.750,P=0.01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组织CEP55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CEP55蛋白在HCC组织中普遍呈高表达,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或潜在治疗靶点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的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患儿实施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康复护理训练,并使用Cesell发育量表对护理前后患儿的语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智能水平等各项指标进行评分以及调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患儿社会能力、语言功能、智能水平、运动能力等各项指标的平均分值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非常满意28例,满意47例,不满意5例,患儿家属满意度达93.7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64±1.53)分。结论在脑瘫幼儿康复护理中应用将游戏结合语言训练,不仅容易被患儿接受、有利于增强患儿的配合性,而且对改善患儿智力水平、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等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合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HAPC患者50例,年龄41~52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及循环系统合并症。两组患者均来自高原世居人群,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手术开始即给予5 cm H2O PEEP,B组无PEEP。麻醉方式为全静脉插管全身麻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及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L),50%氧空混合机械通气。采取两组患者手术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及手术结束前(T3)的动脉血样本,观察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的复苏时间。结果 A组患者T1与T2、T1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Pa O2、Sa O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和T33个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停药后的苏醒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PC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应用PEEP可有效促进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提高动脉氧合,减少麻醉苏醒时间,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1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温肾方。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55/6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4%(46/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常规组,排痰量多于常规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常规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FEV1/FVC高于常规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汤可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液分泌,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中医院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接受常规临床规范化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28 d,比较两组有效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有效率(94.0%)高于A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窦性R-R间期差均方根、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