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渝  杨永红  徐江  庞飞  谢银芳 《中国药业》2014,(14):101-102
目的观察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使用脱水剂、神经保护剂、控制血压、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等)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针灸、推拿、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通瘀汤(医院自拟,由川芎、当归、丹参、白花蛇、元胡、白芷、羌活、细辛、黄芪、石斛等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mL,每日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Х^2=10.257,P〈0.01);观察组肢体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液及心电图复查均正常。结论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可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处理对预防2度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早期切痂治疗的33例深2度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早期进行切痂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5、7、14d血清炎性因子及内毒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7、14d血清炎性因子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切痂处理对预防2度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较佳,可尽早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及其他相应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中5级肌力患者(65.00%)与对照组(30.00%)比较显著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显著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程度(90.00%)与对照组(55.00%)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早期盆底功能效果影响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4.
45.
直视下大鼠气管插管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法插管,B组采用直视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的1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手术时间平均(94±27)秒,B组手术时间平均(58±17)秒,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1周死亡数分别为18例、2例,1周死亡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直视下气管插管法优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经后路固定加后外侧或前外侧病灶清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一期经后路固定加病灶清除的3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椎结核19例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且一期经胸椎后外侧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腰椎结核15例,腰骶椎结核4例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后改变体位一期经腰椎前外侧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随访患者疼痛及畸形以及神经系统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1例背部切口轻度慢性炎症,2例双下肢神经系统功能未完全恢复.所有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全部消失,胸部腰背疼痛明显改善,后凸畸形好转.植骨融合,治愈率92.1%(35/38).结论脊柱结核经后路固定,胸椎结核经后外侧腰椎结核经前外侧病灶清除术式安全,疗效确切.术前术后规范抗痨用药及营养支持是保障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χ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脑梗死3个月后403例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痴呆87例,发生率为21.6%.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 (OR=1.179,95%CI=1.130~1.230)、低教育水平(OR=1.806,95%CI=1.024~3.186)、每日饮酒(OR=3.447, 95%CI=1.591~7.468)、有卒中史(OR=2.531,95%CI=1.419~4.512)、心房纤颤(OR=3.475, 95%CI=1.712~7.057)、言语障碍(OR=5.873, 95%CI=2.620~13.163)及左颈动脉梗塞(OR=1.975,95%CI=1.152~3.388)等.结论 卒中后痴呆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言语障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