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微结构改变及其BMP-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密度、骨微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中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 大剂量链脲佐菌素组).饲养12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骨密度、光镜、扫描电镜、骨形态计量学的观察以及BMP-2基因表达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骨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但BMP-2基因表达增高(P<0.05),C组骨微结构明显改变(P<0.05),BMP-2基因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骨微结构及BMP-2基因表达情况改变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3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在透视监视下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后除2例患者出现短暂吞咽困难外,余均获得了满意疗效.随访9~18个月,平均12.5个月,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无不稳定或假关节形成.结论 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精确的操作技术和恰当的适应证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介绍近期国内外有关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对移植神经和受体的处理方法. 结果应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均可降低移植神经的免疫原性;给予受体免疫抑制治疗也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促进神经再生. 结论目前异体神经移植的效果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理想,成功诱导受体对移植神经产生终身免疫耐受,可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4.
原发性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及前路手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例经外科手术确诊的原发性椎问盘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细菌学培养结果及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剧烈痉挛性腰痛、腰部活动严重受限、持续性低热、血沉增快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早期诊断,2例细菌学培养阳性。3例为阴性,本组病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同定,剧烈腰痛明显缓解,不再需用止痛剂,5例均治愈。结论如诊断明确。短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宜早期手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SDD)对创伤性截瘫家兔肠道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影响,明确SDD对截瘫家兔肠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截瘫家兔模型。选择40只体质量为2.0~2.5kg 6月龄清洁级健康家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另外增加正常对照组家兔10只。采用PTA方案[多粘菌素E(P)、妥布霉素(T)和两性霉素B(A)]进行SDD处理4d。4d后处死家兔,采集距回盲部5cm左右小肠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变化,并检测小肠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水平。结果 SDD处理组小肠组织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58±0.98)nmo L/mgprot vs.(8.19±1.22)nmo L/mgprot,P0.001];处理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57.2±9.4)U/mgport vs.(42.7±13.4)U/mgport,P0.001];处理组GSH-Px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11.6±12.0)U/mgport vs.(89.7±11.0)U/mgport,P0.001]。相关分析表明,小肠HE染色Chiu病理评分与小肠组织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r=0.649),与SOD(r=-0.387)、GSHPx(r=-0.531)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 SDD处理截瘫家兔后可减弱肠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肠黏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椎体骨折患者51例和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椎体骨折患者59例,记录并观察腰椎、髋部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钙磷值。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体重、身高、BMI、BMD、PTH、Ca2+、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INP、BGP、BALP、β-CTX、25-(OH)Vit D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β-CTX、BALP呈正相关性(P0.05,B值分别为3.952、0.482),与BGP呈负相关性(P0.05,B=-0.223),与PINP、25-(OH)Vit D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β-CTX、BALP、BGP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87.
下颈椎损伤发生率较高,在脊柱损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胸腰椎骨折。下颈椎解剖结构复杂,致伤机制多样,且由于损伤平面较高,致残率高,常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经济负担。目前对下颈椎损伤的诊疗策略存在争议,如最新AO Spine分类系统是否更有利于治疗方案制定,急诊手术是否更有利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康复,前后联合入路适合哪些患者等。本文就下颈椎损伤分类系统、是否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52例患者,男10例,女42例,年龄55~84岁,平均70.5岁。通过PACS阅片软件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脊柱局部后凸Cobb角来观察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ASIA分级系统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骨水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共458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了232个椎体中,骨水泥强化了282枚螺钉(61.6%)和146个椎体(62.9%),胸椎平均每个钉道使用骨水泥(2.03±0.52)mL,腰椎平均每个钉道使用骨水泥(2.43±0.88)mL。随访3~5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6.54±1.26)分、ODI评分为(69.06±13.26)%、局部Cobb角为(23.88±13.73)°,末次随访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88±0.68)分、ODI评分为(20.74±5.91)%、局部Cobb角为(11.07±8.96)°,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7例神经损害患者ASIA分级为C级2例、D级5例,术后提高至D级2例、E级5例。强化282枚螺钉中有1枚出现骨水泥向椎弓根内侧壁渗漏,经术中及时清除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1枚发生骨水泥向椎体前方渗漏,13枚发生骨水泥渗漏进入椎间盘内,术后均无临床症状。458枚螺钉均无松动、断裂。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既提高了螺钉的稳定性,又矫正了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采用转录组学等技术探讨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3)对人骨肉瘤(HOS)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TF3和体积分数0.05%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处理HOS细胞后,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结晶紫染色、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TF3对HOS细胞增殖的影响; Hoechst33258染色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F3对HOS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OS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采用转录组测序检测TF3处理组和对照组HOS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并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潜在分子机制。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分泌粒蛋白Ⅱ(SCG2),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B1(EPHB1)和紧密连接蛋白7(CLDN7) mRNA 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F3处理组中HO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量降低,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水平下降,凋亡标志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量升高(P<0.01);HOS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TF3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809个差异表达基因(P-adjust<0.05),其中596个上调,213个下调;基因本体论 (gene ontology,GO)主要富集于DNA复制的正调控、膜及蛋白结合等功能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主要富集于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包括凋亡在内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与对照组相比,TF3处理组的SCG2, EPHB1, 和CLDN7 mRNA 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TF3可能通过多靶点调控多种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HOS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介绍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脱细胞方法的进展及脱细胞处理后的异体神经移植效果。结果相对于物理方法,化学脱细胞方法可有效降低移植神经的免疫原性,经过脱细胞处理后的异体神经移植后,效果良好。结论目前随着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长度的增加,神经再生效果逐渐降低,宿主雪旺细胞可能存在迁移极限,对长段脱细胞异体神经再细胞化或使用辅助手段提高雪旺细胞迁移能力,可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