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124例,均符合直接PCI适应证,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62例)和尼可地尔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CI;尼可地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给予注射用尼可地尔以0.06 mg·kg-1(限制3~4 mg/次)静注,术中2 mg冠状动脉内给药,并以4 mg·h-1静脉泵注24 h,之后尼可地尔片5 mg/次,3次/d,口服6个月。于术前及术后监测两组患者:(1)心肌IRI指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心力衰竭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2)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3)再灌注心律失常(RA);(4)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6)术后6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于PCI术后0,6,12,24 h及术后3,7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组间=62.537,P组间<0.01);(2)PCI术后尼可地尔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Z=-2.227,P=0.026),CTFC低于对照组(t=5.937,P<0.001);(3)PCI后14 d尼可地尔组的WMSI低于对照组(t=14.974,P<0.001),LVEF高于对照组(t=-5.268,P<0.001);(4)于术后1,3,7,14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组间=54.818,P组间<0.01);(5)IRA开通后4 h内尼可地尔组RA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325,P=0.002);(6)术后6个月内尼可地尔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13,P=0.032);(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614,P=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直接PCI的IRI具有心肌保护效应,能有效改善PCI后的心脏血流灌注,减轻心肌的IRI,改善室壁运动及左心功能,减少RA的发生,降低短期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3.
王瑞  杨元元  朱楠  肖大树 《安徽医药》2021,25(8):1566-1569
目的 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p-GB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例Ep-GBM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p-GBM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4例Ep-GBM中,男3例,女1例.4例均发生于颞叶,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言语不清,感觉及语言障碍.影像学多提示囊实性肿物,可见出血、坏死及水肿.肿瘤切面灰白色、灰红色或灰黄色,无明显界限,质软或韧,可见囊性变及出血.镜检见肿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含有多少不等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成分.免疫组化:4例Vim与GFAP均(+),3例PCK(+)、INI-1(+);2例S-100、EGFR(+);1例Syn(弱+).随访4、8、9、13个月,4例均死亡.结论 Ep-GBM为罕见的高级别胶质瘤,容易沿脑脊膜播散,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MICED(米托蒽醌+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RRMM患者,采用MICED方案进行化疗。分析临床疗效和预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影响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MICED方案化疗后,总有效率(ORR)为70.83%(51/72),其中完全缓解(CR)6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3例,部分缓解(PR)22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6例。死亡32例。CR、VGPR的29例患者中,随访中16例维持原有缓解状态,持续缓解时间2~75个月,中位持续缓解时间18个月。1、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3%、46.42%、27.09%,1、2、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27%、33.33%、17.7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次为细菌或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肾功能是否受损、疗效是否达CR和VGPR、前期治疗是否加用新药、前期化疗的疗程数是OS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合并髓外病变与否、末次治疗至复发时间、前期治疗疗程数是PFS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前期化疗疗程数≤3个和无肾功能异常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60岁和无髓外病变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MICED方案治疗RRMM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RRMM的挽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严重烧伤患儿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入院时、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的血常规及血清IL-6结果。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同时综合考虑患儿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TBSA)、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等指标,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伤后7 d及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预测IL-6及LMR对严重烧伤患儿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患儿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TBSA、淋巴细胞绝对数及伤后7 d、伤后14 d、伤后21 d 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是否行机械通气、有无脓毒血症、TBSA、IL-6水平和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6与TBSA呈正相关(P <0.05),LMR与TBSA呈负相关(P <0.05);伤后7 d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联合LMR诊断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7,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59.3%,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 <0.05);伤后14 d IL-6联合LMR的AUC为0.713,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69.0%,比单独IL-6诊断更有效(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伤后7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54.0%和94.8%,伤后14 d低LMR组和高LMR组患儿住院期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和98.4%。伤后7 d低IL-6组和高IL-6组严重烧伤患儿住院期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0%和55.6%,伤后14 d低IL-6组和高IL-6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45.8%。结论 对严重烧伤患儿,伤后7 d、伤后14 d IL-6联合LMR对脓毒血症诊断及患儿预后评估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胸痹心痛是中医临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以左胸部或膻中发作性、疼痛为主要表现 ,甚则呈压榨样绞痛或刀割样疼痛、喘促、冷汗或面色苍白等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 ,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病证之一。我们采用自拟元蟾膏敷脐治疗胸痹心痛 31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全部为中医门诊符合胸痹心痛诊断的患者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完整病例共 65例 ,其中男 39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4 2岁 ,最大 74岁 ,平均年龄为 58 5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11年 ,平均 6年 ;伴有高血压病 2 6例 ,窦…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22岁。因家庭不睦,一次口服氯氮平2500mg(25mg×100)。三昼夜后被人发现,仍左侧卧沉睡在用2cm宽扁铁编织成网的床上。网孔8cm×8cm,无床垫,有一薄被子压于身下。因体液(尿液和流涎)浸湿,会阴和头面区棉织物有板结印记。于服药后第4天清醒,仍嗜睡且排尿困难。检查:左颧骨,左上臂外侧及内侧与胸大肌压挤处;左髋周及左大腿外侧,左小腿外侧共约2%皮肤呈“电击伤样焦痂”,坚韧,黑褐色,界限分明。周围组织炎症浸润,皮肤红肿,左上肢更甚。伤后9d转我院,查:排尿困难,B超示:尿潴留,双肾积水;脾大(肋间厚4.7cm,肋下厚3.8cm),…  相似文献   
88.
陈建飞  李凌鑫 《新中医》2022,54(4):164-168
通过临床文献研究和临床工作经验,尝试规范和完善畏寒证的定义和从阴论治的相关诊疗知识.认为畏寒证定义缺乏规范,畏寒证是常见的里寒证,从阴论治畏寒证是十分重要的临床辨证施治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调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620名流动儿童监护人和635名本地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4.7%~96.6%和66.8%~99.1%,除了“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地点的观察时间”和“出生24小时内接种的疫苗”外,本地儿童监护人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流动儿童监护人(P<0.001)。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态度分别为89.8%和1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行为分别为74.5%和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流动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肯定情况均低于本地儿童监护人,社区管理人员应根据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具体情况,加强疫苗重要性的普及,提高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提高行为践行率,从而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