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内、外固定下腓骨下段骨折愈合的50例X线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骨下段骨折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出现不同愈合结果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腓骨下段骨折后施行石膏外固定15例、钢板内固定25例、克氏针和钢丝内定手术10例的临床、X线改变及病理基础。结果:腓骨下段骨折后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选择不同的内、外固定,愈合过程中的X线表现也各有不同,所以治疗后的愈合结果肯定是不同的。结论:腓骨下段这同一部位的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出不同的愈合结果,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疾病,由于其病程长,易复发,经久难愈,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1990年10月-2004年7月采用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及内服中药等治疗共计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 1998年我院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6 0~ 96岁 ,平均73 5岁 ,其中年龄 6 0~ 6 9岁 18例 ,70~ 79岁 2 5例 ,80~ 89岁 4例 ,90岁以上 3例。骨折类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2 7例 ,按Evan氏标准分类 :Ⅰ型 11例 ,Ⅱ型 13例 ,ⅢA型 3例 ;股骨颈骨折 2 3例 ,其中头下型 1例 ,颈中型 8例 ,基底型 14例。伴有并存病者 32例 (占 6 4% ) ,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 2 4例 ,呼吸系统疾病 6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 4…  相似文献   
34.
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松  陈春  叶作明  卢正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75-167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通过对28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进行重新手术内固定植骨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重新作内固定,均临床愈合.2例Ⅱ期内固定愈合.结论:选择生物力学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01年1月到2011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6.
余锐 《西部医学》2009,21(8):1446-1446
病例男,17岁,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左肩肿胀,间歇性钝痛,近期左肩疼痛进行性加重。查体:左上肢上举、外展不能。左肩肿胀明显,触及5cm×5cm肿物,质地偏硬,有压痛,左肩部皮肤红热,左上肢感觉未见异常,肌力正常。x线表现:左肱骨近端髓腔内见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其内密度不均,并可见斑点状钙化,左肱骨近端骨皮质破坏,出现codman三角,周围软组织内见巨大软组织肿块,伴有砂砾样钙化。印象:左肱骨上端肿瘤,首先考虑原发性软骨肉瘤,见图1。行左肱骨上段肿瘤切取活检。病理报告:左肱骨软骨肉瘤(Ⅱ级),见图2。  相似文献   
37.
周炼 《海南医学》2009,20(11):65-68
目的比较交锁(Interlocked nail,ILN)和非交锁(Unlocked nail,ULN)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82例(平均年龄41.6岁)符合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非交锁钉固定组(ULN)42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2.1岁,其中女性13例,男性29例;交锁钉固定组(ILN)4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0岁,其中女性10例,男性30例。观察伤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和平均康复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ULN组手术时间、手术伤口长度显著小于ILN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平均康复时间、平均复位率、疗效、骨不连发生率及功能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损伤机制、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类型以及相关的其他治疗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交锁钉治疗中下1/3胫骨干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交锁钉则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固定并能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研究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外露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入的40例四肢骨折外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治对四肢骨折外露进行修复治疗,术前、术中要对创面进行彻底清理,切取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对创面进行修复,实时观测皮瓣外形,血液循环。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治疗组的20例患者中,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的有19例,坏死1例,治愈率95.0%。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治愈13例,无效7例,治愈率65.0%。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蒂骨皮质复合皮瓣移植在治疗四肢骨折外露上较常规疗法优势明显,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四肢骨折外露的理想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应用静脉留置针18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士的最基本工作之一,也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我们对180例骨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