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88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55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卒中后情感失禁(PSEI)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次晨完善餐前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依据House标准和病理性哭笑量表(PLACS)评分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PSEI组(研究组)及非PSEI组(对照组),分析血脂水平与PSEI之间的关系。结果性别是PSE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9,P=0.003),女性更易患PSEI;TC水平增高是PSEI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32,P=0.006),即TC水平降低为PSE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r=0.202,P=0.048)与PSEI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C、TG和HDL-C与PSEI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C与PSEI的发生相关,其水平降低是PSE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与PSEI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DL-C水平越高,PSEI患者的情感失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分2组,分别采用基础性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措施,对应组别为常态组与科研组,对其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科研组护理满意度94.00%较常态组66.00%明显更优,P <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护理质量优良,从而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究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报告中药导致不良反应患者1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累及系统等情况予以分析。结果中药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年龄段十分广泛,其中,超过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最多,患者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不良反应所涉及45个品种中,均由口服、静脉滴注、局部用药、肌内注射以及外用5种途径给药,所占比例分别为4.62%、80.77%、3.07%、7.69%、3.85%,其中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中药导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与肌肉组织,所占比例分别为43.08%、27.70%、9.23%、7.69%、6.92%、5.38%,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的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中药导致不良反应通常在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中出现,中药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最多,对皮肤及其附件等多个系统有影响,需要加强对中药引发不良反应情况的关注,合理应用中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合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研究术后康复锻炼对预防肱骨踝骨折患儿肘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肱骨踝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锻炼对患儿进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肘关节外翻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儿康复训练后随访两年,观察组中有3例患儿出现肘内翻,发生率为5.66%,对照组中有11出现肘内翻,发生率为20.75%,两组肘内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在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时,再加上肘外翻训练,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抽清晨空腹血3 mL,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正常值:总胆固醇:3.0~6.0 mmol/L,三酰甘油0.28~1.8 mmol/L。对血总胆醇和血三酰甘油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并加以比值分析。结果①血总胆固醇水平,男子组:1组、2组、3组与5组的发病率有明显区别,4组与5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女子组:3组与5组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组发病率与5组有显著差异。②血三酰甘油水平,男子组:2组、4组与5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组发病率明显大于5组。女子组:1组、2组、3组与5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4组与5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与降低心脑血管的病死率的密切关系,使我们看到,控制高脂血症,是关系到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96.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165-165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DKA经扩容,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消除诱因,纠酸控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后16例均抢救成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用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患儿才能得到良好救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加强药品及其质量管理,提高调剂质量管理与合理用药管理。方法:论述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的各项措施。结果: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调剂人员素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结论:努力提高药房的管理水平、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6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院的评定标准,优4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9%。术后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股骨头骨折应早期诊断并力争做到早期解剖复位,手术应用可吸收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关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观察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17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2次/d,共治疗14 d。均留取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表达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明显,同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水平,对微环境的调节作用理想。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