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药治疗上尿路结石78例王军伟,乔国凤,李玉华,徐岚涛辽宁省锦县中医院(锦县121200)笔者自1989-08~1993-05,用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78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8例均经B超确诊,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2.
<正> 付手春老中医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结核5例,皆收良效,现整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36岁;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6个月;5例均经 X 线摄片等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13.
<正> 完带汤是清代名医傅山所创。余用于妇科临床,确有实效,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方药分析白术(土炒)、山药各30克,人参6克,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是两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排便次数增多,呈黄绿色蛋花样水泄为特征。我科自1986年3月至1987年6月用针灸配合间动电极板法,治疗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痛经王×,女,28岁,教师。月经初潮14岁,每次行经3~5日/28~30日,少腹持续性疼痛,曾以经血中之瘀块做病理检查,为“蜕膜组织”,服用激素无明显疗效。证见经行腹痛较剧,有少腹、腰背冷感,喜得温按,严重时伴有肢冷  相似文献   
16.
崩漏是参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有症状。本文自1986年1月至1987年1月临床观察57例,应用安冲汤辨证加减治疗,收到一定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共观察57例。年龄15~29岁共26例;30~39岁共18例;40~49岁共13例。病程17天~2年。二、诊断标准:1.月经量多:超过本人发病前一倍以上;2.经期过长:行经期超过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 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蒸制而成,为补血要药,其性微温,味甘,具有滋阴补血的作用。鉴于当前某些地区熟地质量低劣,炮制不得法等情况,特将杨佐廷老药师蒸制熟地的方法和体会,整理介绍如下。取生地黄个适量,清水洗净泥土,用黄酒浸拌均匀,每10公斤生地约需3公斤黄酒。然后将浸拌的生地置于蒸桶内(蒸桶可用木制、竹制或外用铁皮围成内用秫秸衬里制成),并在蒸桶内垂直插入秫秸5~10把(依桶的大小而定),将桶放在蒸锅上,锅内放入约离蒸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阴交穴皮内埋针治疗遗尿,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治疗方法:采用32号0.5皮内针(江苏省泰典县针灸针厂生产的为优),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选准穴位,常规消毒,用三指持针柄向股骨方向平刺,全部进入针体,露出针柄,经消毒后用胶布固定,7天为一疗程,若行第2疗程治疗时,将针取出,休息3天后施行,依此类推。典型病例:吴××,女,10岁。自6岁始尿床,1~2天1次,有时夜达2次,熟  相似文献   
19.
行气整肠汤治疗胃下垂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8年来,我们运用自拟行气整肠汤内服治疗胃下垂2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2例,均经 X 线钡餐造影,将胃下垂分为三度:轻度:小弯切迹降至两髂骨嵴联线水平以下1~5cm 者;中度:降至6~10cm者;重度:下降10cm 以上者。另外全都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便秘、暖气、恶心、腹胀痛,特点是立位重,卧位轻。25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男  相似文献   
20.
自1986年3月至1989年3月,笔者采用艾灸疗法矫正胎儿臀位16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2~38岁。其中,30~35孕周130例,36~37孕周25例,38~40孕周10例;初产妇120例,二胎45例。【治疗方法】选择对象:凡孕30周以上初、经产妇经妇科检查和“B”型超声证实为臀位者,除有明显的禁忌症者外均适应。操作方法:睡前须解松腰带,坐在靠背椅子上或仰卧床上,以艾条灸两侧至阴穴15~20分钟,每天一次,至胎位转正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