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54-455
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临床中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应用中药治疗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以中药治疗结合西药甲状腺激素使用有着不少有效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进步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相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所以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中西药学结合,能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生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若无中西医学的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难以彻底。为此只有这两类的结合,才能达到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不断的深化,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安全有效,而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中西药,中西药学,均属于中西医学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达的特定内涵、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攻效则用中医药  相似文献   
13.
张英云 《现代养生》2015,(6):246-247
目的: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药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取中药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独使用中药口服给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93.3%(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药综合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连续用药7d后,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雷贝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74-5375
自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1例,对比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清利通淋汤在慢性尿路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尿路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利通淋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疗效95.56%,细菌清除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自拟清利通淋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改善症状、清除病菌,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中医分时辩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所收治的192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64例患者,对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治疗、西药治疗和中医分时治疗的方法。经过三周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中医分时辩治治疗和医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都显著的低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分时辩治治疗和医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FPG、TG、TC明显低于西药组,HDL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取中医分时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糖尿病患合并抑郁症的失眠、心烦等一些临床症状,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血脂和血糖,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56例,应用调中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和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早期应用中药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8月本院共完成腹腔镜保胆取石术7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35~72岁。术前诊断:胆囊结石72例。诊断依据:72例胆囊结石均经B超确诊。其中2例B超提示胆总管轻度增宽,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