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93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科学   295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20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0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在老年眼袋整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传统睑袋手术基础上,对老年睑袋患者经皮肤入路皮瓣法进行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的78例受术者资料。结果:其中16例眼轮匝肌肥厚,术中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后效果满意。全部手术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肿胀轻微,无明显出血瘀斑、无睑外翻、无眶下睑沟、眼鼻沟凹陷隔畸形的发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受术者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在老年眼袋整形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2.
探讨通过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及直肠排粪造影检查评价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0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与直肠排粪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肛肠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准确地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郑杰  叶虹  杨永宏  楼肃亮 《中国骨伤》2014,27(5):371-375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scoliosis,DS)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DS患者325例,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22例,表现为下肢疼痛及麻木16例,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减退6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病因给以营养神经、脱水、激素、再次手术等治疗。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通过VAS评分及肌力改善情况对22例患者的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轻度神经损伤的16例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均有所改善。VAS评分2.81±0.66,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VAS评分1.94±0.77,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症状基本消失,VAS评分0.63±0.62,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损伤的6例患者术后3个月2例有所恢复,肌力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平均VAS评分4.83±1.17,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仍无明显改善者3例,VAS评分4.17±0.75,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无明显改善者2例,VAS评分3.00±1.26,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DS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术中侧弯过度矫形对脊髓、神经根的牵拉、扭转性损伤;椎弓根螺钉位置不当对神经根的直接性损伤;以及脊髓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避免上述因素的出现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9例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了后路选择性经椎板关节突截骨、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去旋转矫形术治疗,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本组术前相比,JOA评分、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例患者有轻度下肢疼痛、麻木,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旋转矫形手术治疗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可起到减压、矫形、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76.
笪星星  朱雅萍 《人民军医》2001,44(6):339-340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手术治疗是其惟一有效的方法。部分患者术中、术后发生较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甚至猝死 ,近年来已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 ,我们对老年人白内障 2 0 6例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老年人白内障 2 0 6例 ,均系本院1995~ 1999年住院病人。男 86例 ,女 12 0例。年龄 60~ 92岁 ,平均 71 6岁 ,80岁以上 15例。其中冠心病 2 2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1例 ) ,高血压病、高血压心脏病 16例 ,糖尿病 6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7例 ,慢性心功能不全 2例 (心功能为 1~ 2级 )。 2例术后死亡者 ,…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间植骨辅以短节段复位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骨行椎体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撑开复位固定治疗4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随访12~60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12~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其中32例在9个月后融合。滑移复位情况:36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5%,6例小于15%。临床效果评价:优26例,良16例。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较好方法,具有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彻底及融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44岁,皮肤瘀斑伴牙龈出血4天就诊,查体:右上腹部皮肤可见一个3 cm×6 cm大小瘀斑,全身体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胸骨下段无压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TEM-116型ESBL天然酶与重组酶的动力学特性,并比较它们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酶促抗生素水解反应,以Lee-Wilson改良双倒数方程数据处理法进行数据处理,测定天然酶与重组酶的Km、Vmax及kcat,观察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 以Lee-Wilson改良双倒数方程数据处理法进行数据处理方便而准确地测定了天然酶与重组酶的Km与Vmax并计算出kcat,温度和pH对天然酶与重组酶酶促反应效应相似。天然酶与重组酶最优先的底物均为头孢哌酮,其次是头孢氨苄;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和哌拉西林有最高的催化效率。结论 天然酶与重组酶的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
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救治信息保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高技术条件下战争野战医疗所大批量伤员救治的需求和特点,应用无线网络、移动计算和智能识别等相关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线移动信息保障系统,以实时、移动、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处理方式再造伤员救治信息流转流程,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记录、反复转抄、人工传递信息的工作模式,也弥补了电子伤票和有线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伤员救治信息流转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实现了指挥员对伤员流、物资流的实时可知,对伤员救治全程的实时可控,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由于救治延误造成的伤死率和伤残率,为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快速通过提供了高效、便捷、稳定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