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21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1816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10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5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原发性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外阴9例,阴道5例,子宫颈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加化疗综合治疗,行区域淋巴结清扫11例,4例有转移,转移率36.3%。存活<2年8例,≥2年8例,其中≥5年仅2例。结论:原发性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行根治手术辅化疗和免疫治疗,可望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带蒂包皮皮管一期手术修复尿道下裂20例。结果:20例全部一次成功,无尿瘘。轻度尿道口狭窄1例,尿道口扩张后治愈;阴茎扭转1例,未予特殊处理。其余外观和功能正常。结论:包皮内板菲薄柔软,伸展性强,是理想的尿道成形材料。该术式适用于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1例正常膀胱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 :PCNA在膀胱癌及正常膀胱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 ,PCNA阳性表达上升 ,Ⅰ级、Ⅱ级与Ⅲ级比较 ,PCNA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T2 ~T4 期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Tis~T1期 (P <0 .0 0 5 ) ;术后 5年内无复发组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术后 5年内复发组 (P <0 .0 0 5 )。结论 :PCNA可作为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可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争取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82天。发病和入院检查有不规则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有的甚至有腹痛、下肢疼痛。经病理证实,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结论: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早期诊断较困难。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再进一步作淋巴结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我院88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种类、时间趋势、人群分布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并五位恶性肿瘤的顺序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其分布与性别、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恶性肿瘤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7.
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三组 ,泼尼松组 (对照组 )、丹参组 (泼尼松 +丹参 )、黄芪组 (泼尼松 +黄芪 )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变化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下降 (P <0 .0 1) ,但黄芪组与丹参组和对照组相比 ,黄芪组在使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下降方面尤为明显 (P <0 .0 1) ;黄芪组在水肿消退、腹胀改善方面明显好于丹参组及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排泄 ,提高血清白蛋白 ,降低血脂水平及改善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8.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有无副作用。方法:对52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用甘油氯化钠降低颅内压,与44例用甘油果糖及32例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进行比较,通过颅内压监测仪观察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注射甘油氯化钠后1.05±0.23 h颅内压开始下降,2.32±0.36 h作用达到高峰,持续5.25±1.42 h;无反跳现象,对肾功能影响小,无溶血现象。结论: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亚急性颅内压增高、高龄患者及肾功能有损害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学方法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1名健康人血清ALP及血糖(FBG)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LP明显高于健康者,并随FBG升高和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高(P<0.01)。结论:ALP的检测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病情轻重和血糖控制与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胆道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纤维胆道镜(简称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我国于197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胆道外科不可缺少的诊治手段。 1 胆道镜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1.1 术前胆道镜   1.1.1 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oscopy,PTCS) 指先行PTCD,后逐步行窦道扩张,再置镜检查、治疗。1974年在日本首先开展,张宝善教授在引进推广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一般认为其适应证包括:(1)诊断方面:①胆管狭窄的定性;②胆管充盈缺损的定性;③胆管畸形。(2)治疗方面:①胆管狭窄,膜状狭窄(长度<0.2 cm)——胆道镜直接扩张;管状狭窄(长度>0.5 cm)——内瘘术,用扩张导管或气囊导管逐步扩张,每4周1次,至可容14~16 Fr内瘘管,一年后检查满意可拔管;②胆道晚期肿瘤,可选用镜下激光,局部放疗、化疗或内瘘术减轻黄疸;③胆管结石,可直接以网篮取石,较大结石经碎石后取出。   PTCS可能出现的合并症有:(1)胆道出血:多因凝血机制异常、肝穿刺或扩张窦道所致,也可因取较大结石时损伤胆管引起;(2)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多因胆管穿刺或更换引流管过早或引流管脱落所致;(3)发热,多为一过性,务必保持胆管引流通畅,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4)心血管意外,多因伴心功能不全所致。因此,以下情况应视为禁忌证:(1)肝内胆管不扩张者;(2)凝血机制异常者;(3)心功能衰竭者;(4)伴门脉高压症者;   1.1.2 经口胆道镜 通过较粗的十二指肠镜(母镜)的活检孔置入前视式胆总管镜(子镜或次镜),可实现经口胆道镜检查、治疗。常用的子母镜系统为OLympus TJF-5.5子母镜系统,或称TJFM20-CHFB20系统。检查前必须先做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绝大多数直径小于1 cm的胆总管结石可用网篮轻易取出,大结石需先碎石。约22%的患者由于结石嵌顿或无法套住结石,常规的机械碎石术不能奏效,此时可选用液电或激光碎石。文献报道[1],经子镜液电碎石的成功率为80%~100%,激光碎石成功率为79%~90%。Binmoeller等报道[2]采用经口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和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结石64例,碎石全部成功,结石均可冲洗出或以取石网篮、气囊取出,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