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补益心脾法—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心脾法联合肠道菌群调节能提高心脾两虚证PPD患者的血清5-HT与性激素水平,且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大黄对脓毒症时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20例,于大黄给药前、给药后1、4、24 h采血,并检测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3)以及血栓弹力图。结果与4 h时比较,1 h和24 h时的DD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 h时比较,0h、1h、24h时的Angle角和MA值均显著升高,但1 h时的K值明显缩短(P<0.05);与0 h相比,24 h的CRP明显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时,患者表现为DD的显著升高。大黄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功能、血小板功能、纤溶功能,并能调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8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进展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3例CK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K/DOQI)相关标准,将其分为CKD1~2期组(22例)、CKD3期组(46例)、CKD4期组(30例)及CKD5期组(15例)。统计各组患者CKD-MBD发生率,检测患者血清CRP、IL-18及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析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RP、IL-18水平与Ca、P、PHT的相关性。结果113例CKD患者中共59例发生CKD-MBD(52.21%),CKD-MBD发生率在CKD1~2、CKD3、CKD4、CKD5期组间呈依次上升趋势。血清CRP、IL-18水平在CKD1~2、CKD3、CKD4、CKD5期组间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CKD4、CKD5期组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Ca水平均明显高于CKD1~2期组(P<0.05),血清P及PTH水平在CKD1~2、CKD3、CKD4、CKD5期组间均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KD5期组患者血清CRP、IL-18水平与血清Ca呈负相关(r=-0.372、-0.369,P<0.05),与血清P及PTH呈正相关(r=0.421、0.253,0.433、0.272;P<0.05)。结论CKD患者CKD-MBD发生率较高,其微炎症状态与CKD-MBD密切相关,两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促进CKD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干扰素-γ水平及干扰素-γ+874基因多态性与DEACMP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患者,其中DEACMP患者30例(DEACMP组),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30例(ACMP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检测2组干扰素-γ+874基因多态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血浆干扰素-γ水平。结果 DEACMP组血浆干扰素-γ为(29.20±9.37)ng·L-1,ACMP组为(18.58±8.42)ng·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扰素-γ+874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ACMP组干扰素-γ水平较ACMP组明显增高,DEACMP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因子相关,干扰素-γ+87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DEACMP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对急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急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eGFR(15~60)mL/(min·1.73m2)]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伐普坦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托伐普坦组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衰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急性心衰治疗。观察两组48 h尿量、袢利尿剂使用剂量、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改善程度、血Cr、BUN、eGFR、BNP指标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以及两组90 d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托伐普坦组主要终点(48 h尿量)显著增加[(6 506±454)mL vs.(4 630±273)mL, P<0.01)]。次要终点中,托伐普坦组48 h袢利尿剂总量比对照组低[(102±15) mg vs.(166±19)mg,P<0.01)]。水肿、呼吸困难等指标托伐普坦组与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均P<0.01,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Cr、BUN值均呈下降趋势,托伐普坦组肌酐(Cr)、尿素(BUN)值下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劳力性热射病常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劳力性热射病大鼠处于不同核心温度时凝血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25只,并完成遥测温度胶囊腹腔植入术.术后恢复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与模型组[40℃组(n=5)、41℃组(n=5)、42℃组(n=5)及43℃组(n=5)].采用腹...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预行飞秒激光原位角磨镶术(FS-LASIK)的近视患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Kappa角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6月至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近视矫正中心预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4例(208眼)。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患者双眼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的瞳孔直径和瞳孔中心偏移量。并将瞳孔中心偏移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转换为Kappa角水平分量和Kappa角垂直分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右眼Kappa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0±0.13)mm、(-0.06±0.13)mm、(-0.12±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眼Kappa角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4±0.14)mm、(0.02±0.13)mm、(0.08±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水平...  相似文献   
39.
温柔莉  赵岚  吴亮  龚玮琦 《妇幼护理》2022,2(22):5310-5313
目的 讨论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60 例接受手 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80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 用疼痛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并发症以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 NRS 疼痛程度评分差 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并且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 组的疼痛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可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疼痛护理 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程晶  刘丽玲  赵岚  郭朝剑 《妇幼护理》2022,2(22):5307-5309
目的 讨论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42 例胫 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2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综合护理干 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以及恢复进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 HSS 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 干预后,两组的 HSS 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研究组的 HS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 用于胫腓骨骨折护理中,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