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51.
医学影像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介绍了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现状及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改善教学的体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校园教学网络、教研室网站及网络教室,将多媒体教学提高到网络教学的水平,同时补充完善网络教学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52.
53.
颅底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涉及面广,位置深在,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学科研究的难点.自1992年国际颅底学会正式宣告成立以来,有关颅底的相关学科,如显微解剖外科、脑外科、头颈外科、影像诊断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等都在从各自的领域对这一区域的正常结构和病理改变进行深入地研究.新的手术器械的发明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使原来认为这一区域较难诊断和治疗的病变能得到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对侧颅底的分区及其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本实验采用19只健康成年犬,成功地建立了P、B和C型动物模型。造影结果表明,B型APBDU与胆管扩张的关系相对P型密切,尤其是肝外胆管柱状扩张,而P型APBDU与胆管非扩张表现的关系相对B型密切。  相似文献   
55.
我们长期使用上海冠龙厂生产的显影、定影药粉配制的药液,冲洗上海牌、天津牌、乐凯牌X线胶片。灰雾度小,对比度适中,层次丰富。在一次换用新配制的同种显影药水后,在相同条件下冲洗上述胶片,发现灰雾度明显上升,对比度很低,影像层次不清,严重影响照片质量。为了查明原因,我们对新配制的显影液(以下称异常显影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诱发率高、较接近人体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动物模型,进行影像和病理的研究及对照。方法Wistar大鼠100只,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40mg,对照组20只,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1~3个月对实验组10~30只,对照组3—5只大鼠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MPM的发生情况,不处死大鼠而待其自然死亡,死亡鼠先行CT扫描后再做病理学检查,整个实验周期历时2年。结果对照组中无自发性MPM。实验组有效动物为95只,其中有MPM68只,诱发率71.6%。68只中胸膜不典型增生13只,胸膜阴性14只。病理表现分为结节型、斑片型和巨块型;组织学分为纤维型、上皮型和混合型。3~8个月内CT扫描胸膜无异常,9—24个月开始出现MPM的多种形式改变,如胸膜增厚,增厚胸膜密度不均匀;肿块;纵隔增宽;纵隔胸膜改变;邻近组织(心包、心脏、膈肌、胸、肺)的浸润及远距离的转移等较特征性的MPM征象。其中结节状胸膜增厚仅发生在MPM,最早发生在250d。结论该模型与临床有较好的对应性,弥补了临床上很难获得新鲜、不同肿瘤时期肿瘤组织标本的缺陷;不同时期CT检查有阶段性改变和特征性的征象。可用于影像学等多种研究,是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8.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9.
异例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胰腺剩余或副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我们遇到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173例胰头段胰管之正常ERCP的X线表现进行解剖学的动态观察。对胰头段胰管各部,包括胰头段主胰管、副胰管及钩突支进行观察和讨论。作者发现胰头段胰管之解剖表现确有一定的规律性,熟悉它们,对于早期发现和寻找较小的胰头部病变甚为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