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 细胞因子失平衡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4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 ,2 0例慢性鼻炎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PHA诱导培养后上清液中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 -γ)和Th2 细胞因子白介素 4(IL -4)、白介素 5 (IL -5 )的水平及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水平 ,并分别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IL -2R与IFN -γ、IL-4、IL -5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变应性鼻炎组的IL -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鼻炎组和正常组 (P <0 0 1 ) ;而IFN -γ水平却显著低于后两组(P <0 .0 1 )。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的sIL-2R变应性鼻炎组均显著高于后两组 (P <0 .0 1 )且与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IL -4和IL -5的浓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2 5和 0 .5 95 ,P <0 .0 1 )。与IFN -γ浓度呈负相关(r=-0 .5 80 ,P <0 .0 1 )。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激活的T淋巴细胞是Th2 细胞 ,并释放Th2 细胞因子 ,Th1细胞和Th1细胞因子分泌则受到抑制 ;Th2 细胞因子在调节变应性鼻炎IgE合成及嗜酸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生理机制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Nd:YAG激光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至1997年1月,我们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后辅以Nd:YAG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34例,经1~7年随访,发现能有效预防肿瘤复发,提高存活率.现将初步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三氧化二砷诱导喉癌Hep-2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喉癌Hep-2细胞株和长春新碱诱导的多药耐药Hep-2r细胞的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长春新碱(VCR)递增药物浓度法筛选耐药细胞Hep-2r,体外培养的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24、48、72h,通过MTT还原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As2O3可有效抑制Hep-2细胞和Hep-2r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形态学观察发现,As2O3诱导Hep-2和Hep-2r细胞凋亡,Hep-2和Hep-2r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2μmol/L As2O3作用24h时,S期细胞比例增高,72h后,S期细胞明显下降,细胞大量凋亡.As2O3在作用早期,阻滞细胞通过S期,随着时间的延长,诱导S期细胞凋亡.结论As2O3可诱导Hep-2细胞和Hep-2r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方法 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24、48、72小时,通过MTT还原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As2O3可有效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2μmol/L As2O3作用24h时,S期细胞比例增高,72小时后,S期细胞明显下降,细胞大量凋亡。As2O3 在低浓度时,阻滞细胞通过S期,高浓度时诱导S期细胞凋亡。结论 As2O3可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05.
HIV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使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丧失对微生物的抵抗力而发生各种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涉及全身的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笔者在非洲博茨瓦纳医院工作期间,遇到12例耳带状疱疹患者,其中7例HIV阳性,5例HIV阴性,进行临床观察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采用MSCT影像三维多模态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应用双阈值重建技术显示耳蜗、前庭、半规管的膜性立体结构及听小骨,颞骨透明成像,逐一融合显示听小骨、内耳与颞骨的关系;②面神经曲面重建显示面神经的走行,观察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外耳道后壁、鼓索神经等邻近结构的关系;③双斜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测量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距离.结果 该组83例,内耳畸形11例中Mondini畸形2例、半规管畸形2例、共同腔畸形2例、内听道狭窄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4例.正常结构耳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距离左侧(0.270±0.057)cm,右侧(0.280±0.068)cm.术后复查5例,清晰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结论 多模态重建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中耳和内耳解剖的需要,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可应用于术后复查植入电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7.
耳甲腔成形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25耳行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情况、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及术后是否出现前庭症状等.结果经随访1~2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明显变小,皮肤光滑,色泽正常,全部病例均获干耳,干耳时间平均为6周,1例术后出现头晕,耳鸣症状,4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25dB.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可以缩小乳突腔,促进乳突腔的通气引流及上皮化,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8.
光动力学-图像法鼻咽癌早期诊断与定位的临床前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脑PET18 F-FDG代谢的相关脑区。方法通过对41例耳鸣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PET-CT检查,行踪剂为18 F-FDG,结果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耳鸣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BA)。结果耳鸣患者相关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颞下回(BA20)、左侧颞中回(BA21)、左侧颞上回(BA22)、左侧腹侧后扣带皮层(BA24)、左侧颞极区(BA38)及右侧后外侧前额叶皮层(BA9)、右侧额极区(BA10)、右侧眶额回(BA11)、右侧颞下回(BA20)、右侧背侧前扣带皮层(BA32)、右侧海马旁皮层(BA36)、右侧梭状回(BA37)。结论耳鸣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特定的投射区,主要位于边缘系统及额叶联合区,与主次级听觉皮层有一定关系。PET 为耳鸣提供了客观证据,有望成为耳鸣的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β-elemene联合顺铂对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人喉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不同组别、不同时间(12、24、48 h)对Hep-2细胞的抑制其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结果 单纯β-elemene组、单纯顺铂组及β-elemene联合顺铂组,12 h时对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05%、20.12%和22.2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1%、17.98%和20.34%;24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62%、41.51%和64.65%,细胞凋亡率为25.34%、31.08%和34.62%;48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0.50%、68.23%和71.56%,细胞凋亡率为40.63%、42.96%和63.01%.β-elemene联合顺铂组对Hep-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都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β-elemene联合顺铂能够明显抑制Hep-2细胞增殖,诱导Hep-2细胞凋亡,为喉咽癌的化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