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51.
通过探讨高跟鞋对行走中女性躯干、下肢的生物力学影响,可以为设计更符合人体运动功能的高跟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总结本文得出高跟鞋对女性的常见损伤有扁平足、足趾畸形、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炎、腰背酸痛;穿高跟鞋行走的步态特征是步幅小、步速慢、周期长、重心起伏大、单支撑时相缩短;其力学特征有足底受力不均匀、踝关节受力减少、膝关节内压力增大、下肢肌肉肌力变小、脊柱负荷加大等.总之长期穿高跟鞋行走对女性躯干、下肢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女性平时尽量少穿高跟鞋.  相似文献   
52.
刘银英 《医疗装备》2010,23(1):82-8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8例应用MIPPO治疗的胫骨近端骨近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展。结果:本组18倒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5-11个月,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平均4个月,骨折愈合,可弃拐部分负重行走。结论:MIPPO技术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优质的护理方法,有效的功能锻炼,能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组(B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C组), 每组20只。骨折模型建模后第3周和第6周时动态观察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影像学及骨组织显微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①通过X线检查结果可知,B组在第3、第6周时,骨折处骨痂形成,局部骨密度越来越高,前3周骨折出现愈合加速,后3周出现明显延迟愈合情况;同时期B组、C组骨折处相比较,前3周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好,但在第6周时,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差,骨折处局部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情况;②同时期各组大鼠病理切片结果对比,B组大鼠在前3周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较A组、C组多,骨小梁较密集,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较好,骨皮质厚度更大,骨折愈合情况更好;但在后3周时,B组大鼠较A组、C组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少,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差,骨皮质厚度变化不明显,出现骨折愈合延迟现象;在同时期前后对比中,B组大鼠在前3周局部骨折处出现明显加速现象,后3周则出现明显延迟愈合现象;③各组大鼠BMD、BMC组间、组内对比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利塞膦酸钠在前3周可显著提高大鼠骨折处BMD、降低大鼠骨折处BMC,且显著提高骨折处BMD增加速度,延缓骨折处BMC降低速度,但在后3周出现延迟骨折愈合情况。结论 早期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建议使用利塞膦酸钠,中、后期则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54.
<正>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随着其改用脂微球包裹的剂型工艺,采用纳米靶向技术后,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同并普遍应用〔1〕。帕瑞昔布钠则是首个可以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其性能较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利用骨转换标志物监测双膦酸盐治疗的早期反应。方法 对60例新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治疗前和16周时监测血清β-CTX和P1NP,判断治疗有效性 。结果 治疗前β-CTX:0.390±0.230 ng/ml,P1NP:51.445±25.955 ng/ml;24例存在骨转换标志物升高,36例骨转换标志物正常;治疗后血清β-CTX:0.133±0.120 ng/ml,P1NP:18.853±10.225 ng/ml,均非常显著降低,治疗有效率达95%。结论 β-CTX和P1NP是监测双膦酸盐早期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黄隆  何立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819-3820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都是临床上常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