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目的探讨简易的超声心动图指标预测动脉导管开放(PDA)新生儿及婴儿日后动脉导管自行关闭的可能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新生儿及婴儿期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的PDA患儿56例(其中早产儿8例,低出生体重儿18例)进行3、6、9和12个月随访观察,初诊年龄1~33(15.8±12.3)d。观察指标包括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PDA最小直径(MD2D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的PDA分流束宽度(WJCDFI),并评估超声心动图指标对预测患儿1周岁时PDA自行关闭的价值。PDA关闭的判断标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无异常分流且频谱多普勒超声未能探及连续性分流频谱。 结果随访过程中,随访3、6、9和12个月的PDA自行关闭率分别为23.2%、30.4%、32.1%和32.1%。若分别以首次测量的MD2DE≤3mm和≤2mm以及MJCDFI≤3mm和≤2mm为界限,则12个月随访结束时2种测量技术4项测量指标预测PDA关闭的敏感性为46.9%、80.0%、65.0%和83.3%(P<0.05),特异性为87.5%、94.4%、86.1%和81.9%(P<0.05),阳性预测值为83.3%、88.9%、72.2%和55.5%(P<0.05),阴性预测值为55.3%、89.5%、81.6%和81.8%(P<0.05),准确性为64.3%、89.3%、78.6%和82.1%(P<0.05)。 结论简易超声心动图指标可较好地预测未闭动脉导管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对患儿是否选择早期干预措施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82.
目的在大鼠冠脉微栓塞(CME)模型上,观察CME后心室重塑及其机制,比较螺内酯联合氯沙坦和单用氯沙坦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自清洁级SD大鼠心尖部注入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CME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L组)、假手术组(SO组)、冠脉微栓塞组(ME组)、螺内酯干预组(SP组)、氯沙坦干预组(LO组)、螺内酯联合氯沙坦组(SL组),每组10只。术后28 d取血浆及心脏标本。HE染色观察心肌内微小梗死灶数量(Nmmi),放射免疫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II (AngII)、血浆及心肌醛固酮(ALD)水平,Marsson染色检测心肌细胞间质胶原容积率(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IL-1β、活化NF-κB水平,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含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腔内压力变化率最大值(±LVdp/dtmax)。结果ME组与SO组比较,Nmmi显著增加:CVF明显增加。ME组与SO组比较,LVEDD和LNESD明显增大,LVFS和LVEF明显降低;LVEDP明显增加,LVSP及±LVdp/dtmax明显下降。ME组与SO组比较,心肌TNF-α、IL-1增加,活化NF-κB水平升高,心肌组织内NO浓度升高。ME组与SO比较,AngII、AL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ME组相比,SP组均能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组织内NO浓度;LVEDD、LN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VEF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与LO组相比,SL组均能进一步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组织间NO浓度;LVEDD、LV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NEF明显改善; 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结论大鼠CME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螺内酯联合氯沙坦较单用氯沙坦能进一步减少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及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83.
目的:对比观察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方法:以体表心电图描测15例肥厚性心肌病及42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经校正的QTd(QTCd),并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心室肥厚患者的QTd和QTcd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元左室肥厚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2)两组心室肥厚者间以上诸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QTd>60ms的患者中,两组心室肥厚患者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者。结论: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左室肥厚均与QT离散度的增加相关,并可能为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潜在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84.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目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它包括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抗氧化,抗炎,稳定粥样斑块,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免疫反应,抑制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保护肾功能等作用。它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概述他汀类药物非降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5.
目的用重组质粒pBudCE4.1_Cx43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变化。方法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BudCE4.1_Cx43转染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x43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划痕染料示踪法检测细胞间通讯功能。结果转染Cx43基因后的细胞在形态学、生长能力等方面的特征与未转染的细胞比较没有明显变化;Cx43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转染组细胞传递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亦差异显著(P<0.01)。结论转染Cx43基因的BMSCs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基因产物,改善细胞间通讯功能,能为细胞性心肌成形术提供较理想的基因工程细胞。  相似文献   
28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正常和急性缺氧状态下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成年豚鼠的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并分别在正常和急性缺氧的条件下,给予不同浓度的TNF-α(100U/ml、300U/ml、500U/ml),观察其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结果在全细胞封接后20min,L-型钙通道峰值电流分别是:正常对照组-471.948 306.587pA;不同浓度TNF-α组-497.698 296.686pA(100U/ml)、-471.894 366.758pA(300U/ml)、-503.988 396.958pA(500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急性缺氧组-369.577 104.280p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22);急性缺氧+不同浓度TNF-α组-268.445 124.112pA(100U/ml)、-190.588 102.281pA(300U/ml)、-87.666 70.670pA(500U/ml)(与急性缺氧组相比P值均〈0.05)。结论在正常条件下,TNF-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的L型钙通道电流无明显影响,但在急性缺氧条件下,TNF-α可以增强缺氧对该电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7.
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管内皮对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对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糖尿病患者高水平的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可通过改变脂质代谢途径,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和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促进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是,GLDL是否通过对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88.
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224例行PTCA术后的患者被分为康复组(110例)和PTCA对照组(114例),康复组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不参加任何运动训练。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入选时及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结果:经过8周心脏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PTCA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焦虑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40例住院房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房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为(114.59±13.48)分;焦虑得分(70.48±16.92)分;其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不明确性(r=0.244,P=0.001)、复杂性(r=0.369,P=0.019)、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r=0.564,P=0.000)、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焦虑呈正相关(r=0.393,P=0.008),而不可预测性与焦虑不相关(r=0.166,P=0.306)。结论房颤患者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0.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微栓塞的现象普遍存在.反复、多次的微栓塞也可引发心肌重塑,从而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阐述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重塑的证据,然后从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冠状动脉系统三方面就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重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