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观察24只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闭、再通过程中心室肌有效不应期(ERP)变化情况,以探讨缺血预适应(PC)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24只健康家兔,体重2.5~3.0kg,随机等分成两组。按每千克体重戊巴比妥钠30mg剂量术前静...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充盈类型与几何形态及功能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充盈类型与左室几何形态及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测定12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数: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及舒张功能指数: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加速时间(EAT)、减速时间(EDT)、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结果:本研究中有83.5%高血压病患者出现确定的左室肥厚及心室重构,有84%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左室充盈功能异常。不同左室充盈类型的形态学指标及不同左室形态的充盈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IVRT是确定左室充盈功能更重要的指标。左室重量指数的增加更为严重地影响左室充盈功能。  相似文献   
23.
123名护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护生的职业素质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医院实习场所,帮助护生职业素质的转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临床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进行职业素质的调查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与培训,达到促进护生职业素质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超声心动图对移植心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术后 1年内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包积液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 2 3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进行术后 1年的随访观察 ,测定各房室腔舒张末内径 (LAD、RAD、LVEDD、RVED) ,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厚度 (IVS、LVPW、RVAW ) ,肺动脉收缩峰压力(PAP)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波和A波及其比值 (E、A、E/A)及心包积液厚度 (PE)。结果 心脏移植术后1~ 2周时PAP升高 ,RVED和RAD显著增大 ,随后逐步恢复至正常 ;术后 1~ 2月时IVS、LVPW和RVAW显著增厚 ;术后 1~ 2月时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明显下降 ,E/A <1;术后 1~ 2周可见中量心包积液 ,1~ 3个月仍有少量心包积液 ,6个月后心包积液消失。结论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供体心脏结构和功能经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化可为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心血管病时冠状动脉微血管重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状动脉微血管在冠状动脉血流量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等都有冠状动脉微血管重构的发生,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因素、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堆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减少心电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导联线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及皮肤损伤,避免电极片因牵拉而致的脱落,方便医护人员妥善固定导联线.方法 制作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伸缩固定装置(以下简称伸缩固定装置).结果 经临床应用,伸缩固定装置操作简单,能有效又美观地固定导联线,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导联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受压、打折、污染和损坏的现象,减少电极片的脱落.结论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伸缩固定装置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本研究以构建存活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Survivine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Survivin)为例来探讨In-Fusion克隆技术在常规载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In-Fusion技术原理,克隆引物设计时,在Survivin同源序列的两侧分别引入经AgeI线性化的载体p-GCFU两端各15个碱基,将以此引物扩增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与线性化p-GCFU用In-Fusion交换酶在室温下作用30min,使Sur-vivin特异性扩增产物两端的序列与线性化载体两端的序列发生同源交换,取2μl交换液进行转化,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瞬时转染293T细胞,观察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每2μl克隆交换液获得大约103个克隆数,阳性率达90%以上,瞬时转染p-GCFU-Survivin可获得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论:该技术是一种非连接酶依赖性克隆技术,使基因克隆步骤简化并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  相似文献   
29.
林丽珍  林碧  朱秀清 《当代医学》2012,(29):127-12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下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收集102份调查资料,对患者陪护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有:家属没空时,希望专业护士来照顾、会主动向护士提出帮助、如护士主动提出我会接受、尽量自己解决或忍着不做、觉得护士太忙,没时间、接受标准护理费用等。结果家属没空时,希望专业护士来照顾有43例,会主动向护士提出帮助有48例,如护士主动提出我会接受有36例,尽量自己解决或忍着不做有22例,觉得护士太忙,没时间35例,接受标准护理费用67例。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对陪护需求存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均接受专业护士护理服务(P>0.05)。结论护理工作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自理能力及需求,进行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30.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根据心脏跳动的频率、规律的不同而不同,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头晕、出汗及恶心等表现.前期收缩(又称早搏),患者会有胸闷、心跳停顿感等.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压、冠心病、体内电解质紊乱等.根据临床观察,也有不少人的心律失常是由生活因素而诱发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人,严重心律失常则直接阻碍心室的排血功能,甚至迅速导致死亡.通常完全治愈心律失常这种疾病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通过在临床工作中的积极护理,能够使心律失常得到及时控制,心输出量维持正常,缓解焦虑和紧张的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疾病的复发.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组护理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