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2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47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2712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327篇
  9篇
中国医学   4038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133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994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颈后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4只Wistar大鼠选取7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颈肌慢性损伤模型备用。(经超声诊断仪检测,6只大鼠模型复制不成功,剔除。)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美洛昔康组,每组7只。电针组针刺双侧“风池穴”,1次/d,25 min/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2个疗程。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颈后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电生理记录大鼠颈后肌肌电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厚度增粗。肌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电波幅及频率明显发生了衰减,电针后肌电波幅和频率明显高于模型组。TUNEL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的阳性细胞数少于空白组,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的Bcl-2的阳性细胞数增多,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修复颈肌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颈肌损伤大鼠颈肌肌电振幅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其途径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焦亡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参照Zea Longa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电针组造模后次日于右侧“曲池”“足三里”行电针干预,予疏密波,频率4 Hz/20 Hz,电流强度0.2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术中大鼠脑血流下降率;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小胶质细胞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皮质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侧皮质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及焦孔素-D(GSDMD)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中脑血流下降率升高(P<0.001),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01),缺血侧...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八宝灌肠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予八宝灌肠方灌肠治疗,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和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内镜下肠黏膜病变评分及炎症疾病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杆菌、肠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乳酸菌、双歧杆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宝灌肠方能改善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针刺法配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LB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数字评价量表(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检测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或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可有效改善NLBP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腹部深层稳定肌群的肌力和耐力,维持腰椎稳定性,改善腰部功能障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5.
肝豆状核变性(WD)在西医学上是铜代谢障碍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病变影响肝、脑、肾、角膜等重要脏器。中医通过对WD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的认识,认为WD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浊、瘀血,二者相互作用而发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的病机,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而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WD在临床中常见。众多研究表明运用中药汤剂、中医外治法化痰祛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WD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排铜优势、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脑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延缓疾病进程,控制疾病发展。现结合新近研究成果,对化痰祛瘀法在WD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WD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方案及依据。  相似文献   
36.
吴学辉  程心玲  潘艳琳  张晓斌  肖钦 《中成药》2023,(11):3670-3677
目的 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藿香黄酮醇、雷杜辛黄酮醇、广藿香酮的含量。GC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影响广藿香化学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加权TOPSIS模型对广藿香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100.20%,RSD 0.67%~1.64%。毛蕊花糖苷、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列当苷是影响广藿香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18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加权TOPSIS法质量评价贴近度(Dn)分别为0.382 1、0.512 9、0.512 5、0.535 8、0.535 7、0.358 8、0.536 5、0.548 3、0.206 3、0.178 2、0.142 6、0.117 4、0.716 9、0...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究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差异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以草珊瑚叶和根为材料,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和关键差异代谢酶基因,并随机选取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在草珊瑚叶和根中共获得37个黄酮相关差异代谢物,包括乔松素、根皮苷、柚皮素、山柰酚、无色矢车菊素、5-O-咖啡酰莽草酸等;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草珊瑚叶和根中共获得36条黄酮相关差异基因,包括2条PAL、3条4CL、2条CHS、4条CHI、2条FLS、1条DFR、1条CYP73A、1条CYP75B1、3条PGT1、6条HCT、2条C3′H、1条CCOAOMT、1条ANR、1条LAR、2条3AT、1条BZ1、2条IFTM7、1条CYP81E9。同时,预测了C2H2、bHLH、bZIP等6个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合成差异积累。qRT-PCR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8个参与黄酮合成的酶基因在草珊瑚叶和根中上下调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该研究初步解析了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类成分差异积累的转录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中关键酶基因及相应转录因子对草珊瑚中黄酮类成分积累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介绍了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原理,超声引导针刀操作优势,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具体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针组、艾灸组和经颅磁组,每组各20例。浅针组给予浅针镇静穴治疗,艾灸组给予艾灸镇静穴治疗,经颅磁组给予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组治疗均持续15min,并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15min分别对使用穿戴式心电贴对患者心率变异性进行记录,包括心率(beats per minutes, BPM)、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 for period of interest, 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NN intervals for period of interest, rMSSD)]及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power, 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浅针组、艾灸组、经...  相似文献   
40.
低位颈椎(C3~7)亦称为下颈椎,其活动度较大且应力分布集中,为颈椎病好发部位.在脊柱内固定出现之前,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牵引、外固定器等.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和内固定器械的进步,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颈椎疾患的刚性内固定奠定了基础.椎弓根螺钉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力学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颈椎创伤、退行性颈椎病、颈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下颈椎椎弓根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手术风险及难度均较大,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何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备受脊柱外科医师关注.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