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R)和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对经H2O2处理的HLEC内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从而探讨雌二醇(β-Estradiol,E2),ECR和ISR是否通过启动或干预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以揭示E2和ECR及ISR抗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ECR和ISR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不同时段的p-ERK蛋白表达。结果:正常HLEC内存在p-ERK表达;H2O2组p-ERK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E2和ECR与ISR各组p-ERK表达量分别在1,6,12h达到高峰。结论:E2和ECR与ISR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与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下睑缘不同位置时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以便选择合适的悬挂位置。方法 30例(60只眼)进行schirmer试验眼表麻醉后将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双眼下睑缘中内或中外1/3处(顺序随机),5 min后取下记录滤纸变色的长度,即Schirmer值。休息3 min后行双眼另一侧Schirmer试验,应用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侧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内侧和外侧Schirmer值分别为(6.94±5.34)mm和(7.33±5.8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989,P=0.000)。Bland-Altman分析也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下睑缘内侧或外侧可能并不影响基础泪液分泌量的检测,考虑到下眼睑外侧较宽且便于操作,建议滤纸悬挂于下睑缘中外1/3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D14在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表达。方法:采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LEC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结果:用RT-PCR检测分别获得451bp和348bp的清晰扩增条带,经基因测序证实为TLR4 mRNA和CD14 mRNA。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表达TLR4和CD14。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殖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U-Ⅱ与体外培养的LEC共同孵育,并用4种细胞信号转导阻断剂H7,PD98059,W7,尼卡地平(nicardipine)分别作用于LEC,再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LEC增殖的情况。结果:U-Ⅱ组LEC的3H掺入放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种信号转导阻断剂组的放射活性与U-Ⅱ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1)。PD98059和H7的阻断作用强于nicardipine和W7(F=13.251,P<0.01)。结论:尾加压素Ⅱ促进LEC增殖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该作用可被信号转导阻断剂所阻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复方SZ滴眼液(Compound shui zhi eye drop,SZ)和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UV照射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同时用SZ、SF和吡喏克辛钠滴眼液(Pirenoxine sodium,PS)与HLEC共同孵育,并检测HLE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SODmRNA、GSH-pxmRNA和CAT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UV组的HLEC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SZ、SF和PS组的SOD、GSH-px和CAT的活性显著高于UV组(P0.01,P0.05);SODmRNA、GSH-pxmRNA和CATmRNA的表达也显著高于UV组(P0.01)。结论:SZ、SF和PS均能防护UV照射引起的HLEC氧化损伤,SZ和SF的作用优于PS。  相似文献   
26.
郭建忠  陈胜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8):1424-1426

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DM可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及干眼等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严重地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以眼睛干涩为主诉至眼科门诊就诊的DM患者逐渐增多,这引起了眼科医生的注意。这主要与DM条件下泪液的质与量异常、泪膜稳定性差、泪液渗透压升高、炎症反应、角膜神经退行性改变、细胞凋亡、性激素相关性睑板功能损害等异常因素有关。在DM患者中有超过90%的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T2DM),现将T2DM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人眼组织的分布。方法:将正常新鲜人眼解剖分离出各部分组织并作匀浆后,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U-Ⅱ在人眼各组织的分布。结果:U-Ⅱ在人眼各组织均有分布,范围在0.807~32.958ng/g之间,其中以视神经中的含量最高(32.958±1.741ng/g),其后依次为巩膜、虹膜、角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中的含量最低。视神经中U-Ⅱ含量是房水中的40.4倍。结论:U-Ⅱ广泛分布于人眼各组织,其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8.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晶状体氧化损伤导致白内障,晶状体可依靠一系列抗氧化系统保护其免受氧化损伤.抗氧化系统中,有酶性抗氧化物和非酶性抗氧化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U-Ⅱ与体外培养的LEC共同孵育后,用MTT法检测LEC的活性,并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LEC增殖。结果:10-9mol/L U-Ⅱ组、10-8mol/L U-Ⅱ组、10-7mol/L U-Ⅱ组和10-6mol/L U-Ⅱ组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P<0.01,P<0.01)。10-10mol/L U-Ⅱ组、10-9mol/L U-Ⅱ组、10-8mol/L U-Ⅱ组、10-7mol/L U-Ⅱ组和10-6mol/L U-Ⅱ组的3H掺入放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是对照组的1.36倍、1.40倍、1.45倍、1.59倍和1.66倍。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U-Ⅱ具有促进LE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定量分析治疗前后视盘旁血流密度的变化。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22-06/11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NPDR患者58例99眼,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48眼,采用2019年美国眼科学会发布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推荐方案进行基础治疗(对于轻度NPDR患者进行控制血糖、糖尿病健康教育、定期随访; 中度NPDR患者必要时增加局部或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29例51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口服治疗1mo。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医证候疗效、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及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变化。

结果:治疗1mo后观察组BCVA(LogMAR)为0.20(0.10,0.30),较对照组0.30(0.20,0.40)明显改善(P<0.05)。治疗1mo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mo后各象限ppV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象限ppVD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mo后上方、颞侧象限及全周平均pRNFL厚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方、颞侧、下方象限和全周平均pRNFL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NPDR患者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后可改善视力、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可能与其能提高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和减少视盘旁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