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1.
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总优良率达90%。作者认为通过关节韧带牵引复位原理,外固定支架能较稳固地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比传统的石膏固定在解剖上及功能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对开放性骨折更是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其他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1]。我科2007年开始使用该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创面,取得良好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髓内取骨植骨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6例新鲜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8例,女48例;年龄19 ~81岁,平均37.1岁;均为单侧股骨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6例,B型52例,C型38例;开放性骨折23例(均为Gustilo Ⅰ型).均采用牵引床牵引下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结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扩髓时收集股骨近端的转子部髓内松质骨及骨髓组织,并经小切口通过一工作通道植入骨折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0 ~58个月(平均26.7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4例延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5.5个月.X线片示骨折端对位对线佳,绝大部分骨折端外骨痂明显,呈竹节状.无伤口感染,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主钉断裂.结论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取骨植骨技术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血供,直接感触到骨折端协助复位,减少术中闭合复位穿钉时的X线照射量;又可以充分利用髓内钉术中扩髓取骨并通过小切口向骨折端植入自体松质骨,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线缆联合克氏针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8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19~48岁,平均31.4岁。一期行切开复位AO/ASIF线缆联合克氏针治疗,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复查,以后每年1次,常规摄肩锁关节Zanca片检查,并按照Constant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渗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X线片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Constant评分获优26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由于肩锁关节临时刚性固定有利于肩锁韧带的愈合,从而加强了肩锁关节的稳定性;钢缆放置的位置较真实地还原喙锁韧带的解剖位置,从而较符合生物力学,避免应力集中;AO/ASIF线缆联合克氏针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取材方便、学习曲线短、疗效肯定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侧卧位手法复位后PFNA内固定。结果 51例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术中采用侧卧位利于骨折复位和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9髋,右侧164髋,双侧163髋。通过X线片评估T?nnis脱位程度分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Bucholz/Ogden分型)、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尝试建立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参考标准,并按该参考标准将患儿分为恢复组(200髋)和未恢复组(386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T?nnis分级、骨化核出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I和CEA、AVN和Severin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200髋(34.1%)恢复正常髋关节X线,78髋(13.4%)出现了Ⅱ型及以上AVN。年龄≥24个月患儿恢复率为8.8%(3/34),显著低于<12个月患儿的44.3%(47/106)、12~18个月患儿的35.5%(98/276)和18~24个月患儿的30.6%(52/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恢复率为27.0%(44/163),明显小于左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9.0%(101/259)和右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3.5%(5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恢复组术前AI(34.8°±4.2°)显著小于未恢复组(36.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5年前累积恢复概率大致呈线性增长至56%,此后累积恢复概率的增速明显降低(年增长<5%)。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40°和Bucholz/OgdenⅡ型以上AVN患儿的累积恢复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髋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6.5±14.9)个月,其中93%(186/200)的髋关节在术后5年内恢复。恢复组年龄≥24个月患儿的恢复时间为(55.2±28.0)个月,显著大于<12个月患儿的(32.2±18.0)个月、12~18个月患儿的(36.9±11.9)个月和18~24个月患儿的(38.6±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nisⅡ级患儿的髋关节恢复时间(32.8±15.7)个月显著小于T?nnisⅢ、Ⅳ级患儿的40.2个月和4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闭合复位术后5.5年内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的累积概率呈线性增长,此后到达平台期。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40°和AVN是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风险因素。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T?nnisⅢ/Ⅳ度会显著增加髋关节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Hoffman双柱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感染性胫腓骨骨折(附9例报告)福州市第二医院刘毓顺,郑忠,李伟民福州市骨科研究所陈国龄,梁清,庄孝荫近年来,我院采用瑞士制造的Hoffman双柱外固定支架治疗9例开放性感染性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8.
重建髋臼前后柱完整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平面有限元及光弹实验原理,研究髋臼负重区前后柱骨折后的应力分布,阐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病理基础和力学机制。方法:建立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平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负重状态,分析髋臼负重区及近负重区在不同骨折类型和位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髋臼负重区的裂缝型和台阶型骨折局部应力增大;负重区内位移一致的台阶型较裂缝型骨折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近负重区较负重区内的骨折所产生的应力小。结论:髋臼负重区骨折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尤以台阶型为著。恢复髋臼前后柱的完整性,可减少负重区的应力集中,减小髋臼病损、延缓关节退变的发生。早期的髋臼重建对后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可靠骨性结构,使手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9.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先后对 43例 6 7指 (肢 )体复杂性离断伤患者进行急诊再植修复手术 ,成功再植 38例 6 2指(肢 ) ,成活率 92 .3%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 ,男性 34例 ,女性 9例 ,年龄 4.5~ 6 1岁。断指 (肢 )别 :断腕 2例 ,前臂中下 1/3离断 3例 ,断掌 ( ~ 型 ) 4例 ,拇指 19指 ,示指 15指 ,中指 11指 ,环指 6指 ,小指 7指。指 (肢 )体离断平面 :掌指关节及其以近 6指 ,近节指间关节及其以近 2 3指 ,远节指间关节及其以近 2 4指 ,末节 5指 ,腕部离断 2例 , ~ 型掌部离断 4例 ,前臂中下 1/3离断 3例。致伤原…  相似文献   
20.
1982年2月至1985年10月我院采用经皮多钢针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44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良好者均在90%以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